《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四十八 起重光赤奮若正月,盡昭陽單閼六月,凡二年有奇



金西北路招討使完顏守能,性貪黷。時詔徙斡罕餘黨於臨潢,民有當徙者,詐言已死,以馬賂守能,得不遣;又求賕補人通事、鎮邊明安。尚書省奏其事,金主曰:“守能由通州刺史超擢至此,敢恣貪墨!鄉者招討司官多進良馬、橐駝、鷹、鶻等物,蓋假此以率斂爾,自今並罷之。”因責其兄守道曰:“守能躐遷招討,外官之尊,無以逾此。前招討澤恬以貪墨伏誅,守能豈不知之,乃敢如此!爾之親弟,何不先訓戒之也?”

會宗州節度使錫薩布杖殺無罪,事覺。金主謂宰臣曰:“監察職司糾彈。節度使錫薩布初至官,途中侵擾百姓,到官,舉動皆違法度;完顏守能為招討使,貪冒狼藉。凡達官貴要,監察未嘗舉劾,乃於卑秩細事,即便彈奏,謂之稱職,可乎?自今監察御史職事修舉,然後遷除。不舉職者,大則降罰,小則決責,仍不許去職。”

閏三月,辛巳,詔:“諸路監司、帥臣,歲終,各以所部郡守分三等,治效顯著者為臧,貪利庸謬者為否,無功無過者為平,詳考加察,各具事實來上。考察不公,御史台彈劾。”

戊子,賜禮部進士黃由等三百七十有九人及第、出身。

庚寅,修揚州城。

乙未,金主謂宰相曰:“朕觀自古人君,多進用讒諂,其間蒙蔽,為害非細,若漢明帝,尚為此輩所惑。朕雖不及古之明君,然近習讒言,未嘗入耳,至於宰輔之臣,亦未嘗偏用一人私議也。”

癸卯,金以尚書左丞相完顏守道為太尉、尚書令,尚書左丞富察通為平章政事,右丞襄為左丞,參知政事張汝弼為右丞,彰德軍節度使梁肅為參知政事。

夏,四月,戊申,金以右丞相圖克坦克寧為左丞相,平章政事唐古安禮為右丞相。安禮辭曰:“臣備位宰相,無補於國家。惟陛下擇賢於臣者用之。”金主曰:“朕知卿正直,與左丞相剋寧無異,且練習故事,無出卿之右者,其毋多讓。”

金增築泰州、臨潢府等路邊堡。

庚戌,金奉安昭祖以下三祖、三宗御容於溢慶宮。

金主謂宰相曰:“朕之言行,豈能無過?常欲人直諫,而無肯言者。使其言果善,朕從而行之,又何難也?”

癸丑,修湖南諸州城。

帝謂群臣曰:“昨臨安取到諸縣繭甚薄,已令宮中繅絲驗之。”既而樞密使言及今歲雨暘,帝曰:“今歲雨暘以時,而繭反薄,大麥亦穗短,宮中所養蠶亦如此,殊不可曉。適諭三省,令王佐體訪。”王淮等言:“陛下愛民,軫念及此,天下之幸。”庚申,大雨。帝曰:“雨恐妨麥,已祈晴矣。”又曰:“曾問王佐蠶繭今年何薄?”趙雄等言佐方取驗繭繅,遍詢諸郡續聞。帝曰:“聞今年民間養蠶甚多,葉既艱得,又食濕葉,所以繭薄。孟子謂‘五畝之宅,植之以桑,勿失其時,則可以衣帛矣。’誠哉是言也!”

癸酉,立郴州宜章、桂陽軍臨武縣學,以教峒民子弟。

甲戌,詔經筵讀真宗《正說》。史浩進讀《正心篇》,論黃帝無為天下治,帝曰:“所謂無為者,豈宴安無所事事之謂乎?”浩又讀《剛斷篇》,至漢武帝知郭解能使將軍為言,其家不貧,帝曰:“武帝可謂洞照事情。”浩又讀《大中篇》,論為政之道本乎大中,帝曰:“勿渾渾而濁,勿察察而明,即此理也。”

五月,丙子,帝曰:“近日都下銷金、鋪翠,復行於市,可諭王佐嚴加禁戢。若有敗露,京尹安能逃責耶!朕以宰耕牛、禁銅器及金翠等事刻之記事板,每京尹初上輒示之。”

戊寅,詔:“監司、守令課勸農桑,以奉行勤怠為賞罰。”

乙卯,芮煇言:“凡是集議,惟強有力者是從,不若令各為議狀。如論科舉,則禮部、秘書省、國子監官皆預之類。”帝曰:“如此則廢集議矣。”趙雄等言:“煇所論,乃漢所謂雜議也,恐不可從。”帝曰:“今後遇事鏇降指揮。”

壬午,詔:“諸路轉運使趣民間補葺經界籍簿。”

戊子,金尚書省奏:“招討使完顏守能所犯兩贓,俱不至五十貫,應抵罪。節度使錫薩布應解見居官,並解世襲穆昆。”金主曰:“此舊制之誤。居官犯除名者,與世襲並罷之,非犯除名者勿罷。”遂著於令。守能杖二百,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