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元紀一 起柔兆困敦四月,盡著雍攝提格四月,凡二年有奇



戊寅,詔作《平金》、《平宋錄》及《諸國臣服傳記》,命耶律鑄監修國史。

壬辰,以戶部尚書張澍參知政事,行中書省於北京。

秋,七月,丁酉,宋文天祥開府南劍州,經略江西。天祥欲還溫州進取,陳宜中不從。蓋宜中棄溫入閩,欲倚張世傑復浙東、西以自洗濯,故命天祥開府南劍。

宋涪州觀察楊立子嗣榮請降詔招諭其父,從之。

初,臨安既破,阿珠以宋太皇太后手詔諭李庭芝使降。庭芝登城,謂使者曰:“奉詔守城,未聞以詔諭降也。”及帝糯餵現蓿太皇太后復賜庭芝詔曰:“比詔卿納款,日久未報,豈未悉吾意,尚欲固圉耶?今吾與嗣君既已臣伏,卿尚為誰守之?”庭芝不答,命發弩射使者,斃一人,餘皆奔去。阿珠及遣兵守高郵、寶應以絕其餉道,博羅懽又攻拔泰州之新城,驅夏貴淮西降卒至城下,以示庭芝。庭芝幕客或勸為計,庭芝曰:“吾惟一死而已!”阿珠復遣使者持詔招庭芝,庭芝開壁納使者,斬之,焚其詔於陴上。既而淮安、盱眙、泗州以糧盡降,庭芝猶括民間粟以給兵,粟盡,又令官人出粟,又盡,令將校出粟,雜牛皮、麴櫱以給之。兵有自食其子者,然猶力戰不屈。

姜才聞高郵米運將至,出步騎五千戰於丁村,自夜達旦,北兵多敗。阿珠使巴延徹爾救之,所將皆阿珠麾下,才軍識其旗幟,皆潰,才脫身走。時高郵水路已絕,阿珠復遣將陸路邀擊米運,殺負米卒數千,由是餉益不繼。

阿珠請於帝,降詔赦庭芝焚詔、殺使之罪,令早歸款,庭芝不納。會福安使至,庭芝欲赴召,命制置副使朱煥守楊,而自與姜才將兵七千趣泰州,將東入海。庭芝既行,煥即以城降。阿珠分道追及庭芝,殺步卒千餘人。庭芝走入泰州,阿珠圍之,且驅其妻子至陴下招降。會姜才疽發背,不能戰;泰州裨將孫貴、胡惟孝、尹端甫、李遇春,開北門納外兵。庭芝投蓮池中,水淺不死,遂與才俱被執,至揚州,阿珠責其不降,才曰:“不降者我也!”憤罵不已。然阿珠猶愛其材勇,未忍殺之。煥請曰:“揚自用兵以來,積骸滿野,皆庭芝與才所為,不殺之何俟!”阿珠乃皆殺之,揚民聞者莫不泣下。

有宋應龍者,以儒生知兵,出入行陳三十餘年,至是為泰州諮議官。州守孫良臣之弟舜臣,自軍中來說降,良臣召應龍與計。應龍極陳國家恩澤,君臣大義,請殺舜臣以戒持二心者,良臣不得已殺之。及泰州降,應龍夫婦自經死。提刑司諮議廬人褚一正,置司高郵,督戰,亦被創沒水死。淮東地盡歸附。

甲寅,以楊村至浮雞泊漕渠回遠,改從孫家務。

丙辰,遣使以香幣祀岳瀆、后土。

以尚書右丞阿爾哈雅為平章政事,簽書樞密院事、淮東行樞密院錫奇里密實為中書右丞,參知政事董文炳為中書左丞,淮東左副元帥達春,兩浙大都督范文虎,江東、江西大都督、知江州呂師夔,淮東、淮西左副都元帥陳岩,並參知政事。

是月,翰林侍讀學士郝經卒。經為人,尚氣節,為學務有用,拘宋十六年,從者皆通於學。及卒,官為護喪還葬,諡文忠。

八月,己巳,穿武清蒙村漕渠。

揚州既破,元兵攻真州益急。宋都統司計議趙孟錦,乘霧襲其營,少頃,霧開,營中見孟錦兵少,逐之,孟錦登舟,失足墮水死,城遂破。安撫使苗再成死之。

召阿珠入朝,賜泰興戶二千為食邑。

宋楊亮節居中秉權,秀王與擇,自以國家親賢,多所諫正,遂犯忌嫉,諸將俱憚之。至是詔出兵浙東,朝臣言:“與擇有劉更生之忠,曹王皋之孝,宜留輔以隆國本。”譖者益急,卒遣之。與擇圍婺州,董文炳拒之,及還。

宋以王積翁為福建招捕使,黃恮副之。積翁兼知南劍州,備御上三州;恮兼知漳州,備御下三州。

宋張世傑遣都統張世虎與吳浚合兵十萬,期必復建昌;與李恆戰,兵敗,浚奔寧都。

帝歸自上都,以鄂囉齊參知政事。

宋太皇太后謝氏,以疾久留臨安。至是,遣人自宮中舁其床以出,同侍衛七十二人北赴大都,降封壽春郡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