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八十七 起重光大荒落正月,盡玄黓敦牂閏六月,凡一年有奇



又進《日錄辨》曰:“臣瓘去年五月十八日對紫宸殿,奏札子云:‘臣聞王安石《日錄》七十餘卷,具載熙寧中奏對議論之語。此乃人臣私錄之書,非朝廷之典也。自紹聖再修《神考實錄》,史官請以此書降付史院。凡《日錄》、《時政記》、《神宗御集》之所不載者,往往專據此書,追議刑賞予奪,宗廟之美,以歸臣下。故臣願詔史官別行刪修,以成一代不刊之典。’其日蒙批付三省,後不聞施行。蓋紹聖史官請以《日錄》降付史院者,今為宰相故也,事之乖繆,無大於此者。臣因以所見撰成《日錄辨》一篇,具狀奏聞。”

是日,瓘與左司員外郎朱彥周謁曾布於都堂,以書責布曰:“尊私史而厭宗廟,緣邊費而壞先政,此閣下之過也。違神考之志,壞神考之事,在此二者,而閣下彌縫壅蔽,人未敢議。它日主上因此兩事,以繼述之指問於閣下,將何辭以對?閣下於瓘有薦進之恩,瓘不敢負,是以論吉凶之理,獻先甲之言,冀有補於閣下。若閣下不察其心,拒而不受,則今日之言,謂之負恩可也。”布讀瓘書畢,爭辨移時。瓘色不變,徐起言曰:“適所論者國事,是非有公議,公未可遽失待士禮。”布矍然改容。瓘又以《日錄辨》、《國用須知》納布而出。

明日,瓘即以此二篇及所上布書具狀申三省、御史台,乞敷奏彈劾,三省進呈,帝顧曾布曰:“如此報恩地邪?”布曰:“臣紹聖初,在史院不及兩月,以元祐所修《實錄》者,凡司馬光《日記》、《雜錄》,或得之傳聞,或得之賓客;而王安石有《日錄》,皆君臣對面反覆之語,乞取付史院照對編修,此乃至公之論。其後紹聖重修《實錄》乃章惇、蔡卞,今提舉史院乃韓忠彥。而瓘謂臣尊私史,厭宗廟,不審何謂也。神宗理財,雖累歲用兵,而所至府庫充積。元祐中非理耗散,又有出無入,故倉庫為之一空。乃以臣壞三十年根本之計,恐未公也。”帝曰:“卿一向引瓘,又欲除左右史,朕不可。今日如何?”布愧謝。而韓忠彥等言:“瓘必欲去,當與一郡。”帝令責瓘,忠彥及陸佃皆曰:“瓘言誠過當,曾布卻能容瓘。”乃出知泰州。

布始欲瓘附己,使人諭意,將大用之,瓘語其子正匯曰:“吾與丞相議多不合,今乃欲以官相餌。吾有一書遺丞相,汝為我書之。”正匯再拜,願得書。瓘喜,旦持入省,甫就席,遽出書。布大怒,信宿,有海陵之命。中書舍人鄒浩、右諫議大夫陳次升皆乞留瓘,不從。

遼主謁慶陵。

九月,己巳,詔:“諸路轉運、提舉司及諸州、軍有遺利可以講求及冗員浮費當裁損著,詳議以聞。”

壬申,遼主謁懷陵。

乙亥,遼主如藕絲淀。

冬,十月,壬辰,遼主謁乾陵。

癸巳,門下侍郎李清臣罷為資政殿大學士、知大名府。

甲辰,遼主上其考昭懷太子謚曰大孝順聖皇帝,廟號順宗;妣蕭氏曰貞順皇后。鏇追贈蕭岩壽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耶律薩喇、耶律托卜嘉並追封漆水郡王,蕭蘇薩、蕭托卜嘉並追封蘭陵君王,五人皆繪像宜福殿。又追贈蕭和克龍虎衛上將軍。先是耶律實埒以附太子流鎮州,至是召為御史中丞。

遼主雖追尊順宗,究莫知其瘞所,遼主亦不亟於求之,後遂不建陵寢。

十一月,庚申,以陸佃為尚書左丞,吏部尚書溫益為尚書右丞。

益初知潭州,鄒浩南遷過潭,暮,投宿村寺,益即遣州都監將數卒夜出城,逼使登舟,竟凌風絕江而去。它逐臣在其境內者,如范純仁、劉奉世、韓川、呂希純、呂陶輩,率為所侵困,用事者悅之。

壬戌,以西蕃錫羅薩勒為西平軍節度使、邈川首領。

辛未,出御製南郊親祀樂章。

庚辰,祀天地於圜丘,赦天下。改彰信軍為興仁軍,照德軍為隆德軍。改明年元曰崇寧,以曾布主紹述,從其請也。

壬午,三省奏事訖,曾布獨留,進呈內降起居郎鄧洵武所進《愛莫助之圖》,其說以為陛下方紹述先志,群臣無助之者。其圖如史書年表例,自宰相、執政、侍從、台諫、郎官、館閣、學校分為七隔,每隔旁通,左曰紹述,右曰元祐。左序助紹述者,執政中唯溫益一人,其餘每隔止三四人,如趙挺之、范致虛、王能甫、錢遹之屬而已。右序舉朝皆在其間,至百餘人。又於左序別立一項,小貼揭去。布密稟揭去臣僚姓名,帝曰:“洵武謂非相蔡京不可,以不與卿同,故去之。”布曰:“洵武所陳,既與臣所見不同,臣安敢與議。”明日,遂改付溫益。益欣然奉行,乞籍記異論之人,於是帝決意用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