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二十二 起屠維協洽六月,盡上章涒灘四月,凡十一月



辛丑,詔:“東京遠來宗室子年及二十者,授承信郎;餘廩給之,俟年及取旨。”

壬寅,金遣溫都思忠諸路廉問。

甲辰,權刑部侍郎、陝西宣諭使周聿使還,入見。聿言:“陝西既歸,得地數千里,得兵十三萬,得馬二萬,有四塞之固,居天下上游,可謂強盛。然陝西入金十有餘年,城池不修,器甲不備,異時四十萬僅支一隅,方才十三萬而夏人不敢侵犯者,以金人精兵在內故也。今日金人盡去,土地闊遠,雖有要塞,其實甚虛。欲望陝西凡空閒不耕之地,除元業主識認給付外,依本朝沿邊制度,並招弓箭手。土田肥美,邊人樂耕,不出數年,兵政自成,盡在關中,與唐無異,因謀都邑以建本根。”又言:“陝西諸路既命楊政帥熙河,吳璘帥秦鳳,然所屯之眾,皆四路忠勇之士,吳玠教習已逾十年,百戰之餘,所向無敵。和好既成,既可往來,舊國舊都,不能無念,統兵之官,皆欲誘致。望戒四路帥臣,非元所統,不得招納。”

是秋,太行義士峰起,威勝、遼州以來,道不通行。

時金人法苛賦重,加以饑饉,民不聊生。又下令欠債者以人口折還,及藏亡命而被告者皆死。至是將相大臣如昌、宗磐之徒皆被誅,二帥久握重兵,植黨滋眾,至是悉為亡命,保聚山谷,官司不能制。

冬,十月,辛亥,同簽書樞密院事王倫始見金主於御林。倫述帝命,金主悉無所答,使宰相責之曰:“汝但知有元帥,豈知有上國耶!”

癸丑,權尚書刑部侍郎周聿改戶部侍郎,太常少卿蘇攜權刑部侍郎。

權吏部侍郎兼史館修撰張燾充寶文閣學士、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撫使。四川制置局限一月結局。

初,成都乏帥,帝諭秦檜曰:“張燾可付以便宜,使治成都;第道遠,恐甚憚行。”檜退,召燾諭旨。燾曰:“君命也,燾其敢辭!”帝大喜,遂有是命。帝諭檜曰:“燾雖安撫一路,如四川前日無名橫斂,不急冗費,可令蠲減以寬民力。”以成都帥臣而得行四川民事自燾始。

甲寅,樞密行府準備差遣王晞韓,以夏國招撫使王樞至行在。樓炤言:“陝西新復,正與夏國為鄰,此等留之無益,還之可使知恩。”乃詔閤門引見,令臨安府燕犒,差行在官館伴。秦檜又召樞至都堂,諭以講和意,並還近所獲夏人之俘百九十人歸之,仍命晞韓伴送樞至境上。

己未,尚書禮部侍郎兼侍讀兼資善堂翊善吳表臣權吏部尚書,兼職如故。

丙寅,洪州觀察使、新知鼎州王彥卒於邵州,年五十。荊南舊部曲聞彥之喪,皆即佛宮為位而哭。

彥事親孝,居官廉。其為將也,與士卒同甘苦,屢破大盜,子弟從軍者,未嘗沾賞。及將死,召其弟侄,悉以家財分給之。時號名將。然性剛寡合,雖待士盡禮而黑白太分,此其大略也。

是月,湖北、京西宣撫使岳飛來朝。

金主復遣翰林待制耶律紹文至驛諭奉使王倫,言:“卿留雲中無還朝;及貸之還,曾無以報,反間貳我君臣。”乃遣副使藍公佐先歸,論歲貢、正朔、誓表、冊命等事,而拘倫以俟報。已而遷之河間,遂不復遣。

十一月,戊寅,秘書少監鄭剛中權尚書吏部侍郎。

定國軍承宣使、知秦州兼節制屯駐行營右護軍馬軍吳璘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

帝諭大臣曰:“吳玠久在蜀,備著忠績,雖已優加恤典,然聞其家頗貧,可謂錢三萬緡,仍進其弟軍職,令撫其家屬。”故有是命。

己卯,帝諭輔臣曰:“前日議移岳飛屯於襄陽,深慮饋運費力。不若先移萬人於江西,既省饋運,亦可以彈壓盜賊。”

庚辰,言者論:“今輿地復歸,宿師百萬,隸籍諸將,非屯田何以善後!今荊南、興、洋、汝、潁、江、淮之間,沃野千里,尚或丘墟,是地有遺利。諸師所統,自農為兵者不少,戰士之外,負荷役使之徒,不無可用,是人有餘力。望令諸路宣府帥臣悉章講行。”從之。

宣州觀察使、知閤門事藍公佐至燕山,俄而越國王宗弼亦至。公佐懼不免,留四日,始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