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五 起屠維作噩四月,盡八月,凡五月



時張逵、苗瑀及傅二子先已死,議者欲孥戮之,大理少卿王衣曰:“此曹在律當誅,顧其中婦女有雇買及鹵掠以從者,儻殺之,未免無辜。”帝矍然,即詔自傅、正彥妻子外皆免。衣,歷城人也。

癸未,武勝軍節度使、御前右軍都統制韓世忠為檢校少保、武勝、昭慶軍節度使,賞平苗、劉之功也。帝遣使賜世忠金合,且御書“忠勇”二字表其旗幟,又封其妻梁氏為護國夫人,給內中俸以寵之。將臣兼兩鎮,功臣妻給俸,皆自此始。

言者論備江之策,宜以鐵索為沈網,橫鎖江岸,以防浮江順流之舟;以木為臥柵,密藏於岸步之下,使戰艦不可得而入。此二者,用力甚少而收功甚大。乙酉,詔付水軍制置使。

丙戌,慶遠軍節度使、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御營平寇前將軍、權主管侍衛步軍使司提舉一行事務范瓊入見。

初,瓊在江西,右正言呂祉首奏其罪,且進取瓊之策,乃召瓊赴行在。瓊住軍南昌,徘徊觀望,詔監察御史陳戩趣其入覲。瓊未拜詔,先陳兵見戩,且剝人以懼之,戩不為動,徐曰:“將軍不見苗、劉之事乎?願熟計。”瓊乃朝服北向謝恩,遂引兵赴闕。既至,未肯釋兵,及入見,面奏乞貸左言等朋附苗、劉之罪;且言自祖宗以來,三衙不任河東、北及陝人,今殿帥闕官,乞除殿前司職事;又言招到淮南、京東盜賊十九萬人,皆願聽臣節制。帝怒。

知樞密院事張浚奏:“瓊大逆不道,罪惡滿盈。臣自平江勤王,凡五遣人致書,約令進兵,瓊皆不答。今呼吸群凶,布在列郡,以待竊發,若不乘時誅戮,它日必有王敦、蘇峻之患。”帝許之。右僕射呂頤浩曰:“臣與瓊舊有嫌隙,不敢獨任其事,願付張浚。”浚退,與集英殿修撰、權樞密院檢詳文字劉子羽謀,夜,鎖吏於浚府中,使作文書皆備。

丁亥,朝退,偽遣御前右將軍都統制張俊以千人渡江,若捕它盜者,因召俊、瓊及御前營副使杜充赴都堂計事,使俊將其眾甲以來。瓊從兵滿街,意氣自若。食已,頤浩等相顧未發,子羽坐廡下,遽取寫敕黃紙詣前曰:“有敕,將軍可詣大理置對。”浚數瓊罪,瓊眙愕,遂以俊兵擁縛付大理,使光世出,撫其眾曰:“所誅止瓊耳。若等固天子自將之兵也。”眾皆投刃曰:“諾。”於是復以八字軍還付武功大夫、忠州防禦使、新知兆州王彥,而餘兵分隸御營五軍。

是日,太子帟薨。太子病未瘳,有鼎置於地,宮人誤蹴之有聲,太子即驚搐不止,上命斬宮人。少頃,太子薨,年三歲。詔輟五日朝,殯金陵之佛寺。

戊子,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鄭瑴卒,年五十。瑴執政甫百日,上甚悼之,謂大臣曰:“朕元子猶能自排遣,瑴訃至,殆不能釋也!”常賻外,特賜田十頃,第一區,以撫其孤。

辛卯,詔:“諫官別置局,不隸後省,許與兩省官相見議事。”元豐初,用唐制置諫官八員,分左右,隸兩省,至是始復之如祖宗之故。

升杭州為臨安府。

壬辰,詔范瓊就大理寺賜死。

時大理少卿王衣奉詔鞫瓊,瓊不伏。言者又論瓊逼遷上皇、擅戮吳革、迎立張邦昌等事。章下大理,衣具以責之,瓊詞服。詔以台諫三章,責為單州團練副使、衡州安置。章再上,乃賜瓊死,親屬將佐並釋之。獄吏殺瓊,瓊猶不肯,吏以刀自缺盆插入,叫呼移時死。其弟及三子皆流嶺南。

罷內香藥庫,以其物歸左藏。

甲午,張用與馬友分軍屯確山,麥且盡,眾皆乏食,乃議復往山東。友請所部沿淮巡綽,用識其意,許之。友以本部兵數萬去,自分為七軍。用與曹成、李宏屯光州境內,沿淮答刂木寨,為久駐之計。

初,京城失守,統制官閻瑾遁去,留其婿劉紹先以兵數千屯光州,守臣任詩厚遇之。詩在光四年,頗得其用。故自靖康以來,諸郡多破,而光獨得全。

時金左副元帥宗翰自東平還雲中,右副元帥宗輔自濱州還燕,留左監軍完顏昌守山東地。帝慮其再至,復遣使議和。

庚子,尚書戶部侍郎、宣撫處置使司參贊軍事湯東野試工部侍郎兼知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