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四十六 昭陽協洽九月,盡閼逢涒灘七月,凡十一月



是歲,河北降赤雪。河東地震,五六日不止。諫官孫甫請省後宮浮費以消災譴,帝嘉納之。

韓琦至陝西,屬歲大飢,群盜嘯聚商、虢之郊,張海、郭邈山等為之渠率。琦遣屬官乘傳齎宣撫司榜,收集散軍,諭以免罪歸所屬;仍召謝雲行等將沿邊士兵入山捕張海等,相繼殲衄,禽捕餘黨殆盡。是冬,大旱,河中、同、華等州饑民相率東徙。琦即選官分詣州縣,發省倉以賑之,奏差提點刑獄許宗壽專切往來提舉蒲、華、同三州,所活凡二百五十四萬餘人,它州稱是。時民力久困,琦乃蠲賦役。察官吏能否,升黜之。又以兵數雖多,而雜以疲老,耗用度,選禁軍不堪征戰者,停放一萬二千餘人。

慶曆四年遼重熙十三年

春,正月,戊辰,遼主如混同江。

辛未,降天章閣待制、權知鳳翔府滕宗諒知虢州,職如故;並代副部署張亢為本路鈐轄。宗諒及亢皆置獄邠州,獄未具而有是命,從參知政事范仲淹言也。

先是仲淹力辯宗諒、亢等非有大過,乞免下獄。及是又言:“燕度勘到滕宗諒所用錢數分明,並無侵欺入己。張亢借公用錢買物,事未發前,已還納訖。又因移任借卻公用銀,卻留錢物準還,皆無欺隱之情。”宗諒及亢由是得免重劾。

壬申,西蕃摩戩入貢。

乙亥,荊王元儼薨。元儼性謹約寡慾,喜儒學,好文詞。嘗問詡善王渙曰:“元昊平未?”對曰:“未也。”曰:“如此,安用宰相!”及病,帝親至臥內,手調藥,屏人語久之,所獻多忠言。及薨,贈天策上將軍、徐、兗二州牧、燕王,謚恭肅。

丙戌,詔:“自今臣僚毋得以奏薦恩澤及所授命,為親屬乞賜科名及轉官、升陟入通判以上差遣,其親屬嘗降官、降差遣,亦毋得乞以恩澤牽復;若因累而為別更名奏蔭者,重坐之。”

辛卯,太常禮院上新修《太常新禮》、《慶曆祀儀》;賜提舉、編修官器幣有差。

二月,丙申,遣內侍齎奉宸庫銀三萬兩下陝西,博糴谷麥以濟饑民。

壬寅,知光化軍韓綱,除名英州編管,兵馬監押許士從,追三官舒州編管,坐棄城也。

廣西宜州蠻區希范作亂。希范,思恩人,狡黠,頗知書,嘗舉進士試禮部。景祐末,與其叔正辭應募從官軍討安化州叛蠻。既而希范擊登聞鼓求錄用,事下宜州,知州馮伸己言其妄,編管全州。正辭亦嘗自言其功,不報。二人皆缺望。希范後輒遁歸,與正辭率其族人及白崖山酋蒙趕、荔波洞蠻謀為亂,擇日殺牛,建壇場,祭天神,推蒙趕為帝,正辭為奉天開動建國桂王,希范仲神武定國令公、桂州牧,以區丕績為宰相,餘皆偽立名號,補署四十餘人。前月丙子,率眾五百破環州,劫州印,焚其積聚,以環州為武成軍。癸卯,事聞,詔轉運鈐轄司亟發兵捕擊之。

乙巳,以上清宮田園、邸店賜國子監。

戊申,遣入內供奉官王昭明往宜州,召募勇敢人入洞捕擊蠻賊。

徙知虢州滕宗諒知岳州。時中丞王拱辰言其盜用公使錢,止削一官,所坐太輕,故再謫。

庚戌,遼主如魚兒濼。

甲寅,罷陝西四路都部署、經略安撫招討使,復置逐路都部署、經略安撫招討使,從韓琦議也。

以鄭戩為永興軍都部署,兼知永興軍。初,命戩知永興軍,仍兼四路都部署,諫官歐陽修言:“戩雖名都部署,而諸路自各有將,又其大事不令專制,必稟朝廷。假如邊將有大事,先稟於戩,又稟朝廷,朝廷議定下戩,戩始下於沿邊,只此一端,自足敗事。且大事戩既不專,小事又不由戩,則部署一職,虛名可廢。若小事一一問戩,處分合宜,尚有遲緩之失,萬一耳目不及,處置失宜,則為害不細。欲乞落其虛名,只令坐鎮長安,撫民臨政,以為關中之重,而使四路各責其將,則名體皆順,處置合宜。”從之。

丙辰,遼以參知政事杜防為南府宰相。防生子,遼主幸其第,賜其子名旺滿努。

丁巳,詔天章閣侍讀曾公亮刪定審官、三班院、流內銓條貫,從范仲淹請也。

三月,乙丑,以殿中侍御史會稽王絲為荊湖南路體量安撫提舉捉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