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四十二 起屠維單閼九月,盡上章執徐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丙午,赦延州、保全軍流以下罪,賊所劫掠地,蠲其夏稅,軍民及內屬蕃部為賊所害者,量賜其家緡錢。

是日,改元,去尊號“寶元”二字,許中外臣庶上封章議朝政得失。自范仲淹貶,禁中外越職言事。知諫院富弼因論日食,謂應天變莫若通下情,願降詔求直言,盡除越職之禁,帝嘉納焉。

丁未,詔陝西安撫使韓琦與轉運司量民力,蠲所科芻糧,調民修築城池,悉具數以聞,當加優恤。將佐懦怯者並令罷去。停諸州上供不急之物數十萬。時慶州人陳淑度等陳邊防策,既而補官東南。琦奏曰:“士忠義憤懣,為國獻計,雖稍收用,乃置於僻左,何得自效!”詔皆徙邊任。

癸丑,降振武節度使、知延州范雍為吏部侍郎、知安州,坐失劉平、石元孫也。以環慶副部署雄州趙振為鄜延副都部署兼知延州,秦鳳路副部署劉興為環慶副都部署兼知環州。

時賊兵尚圍塞門、安遠寨,延州諸將畏避,莫敢出救。及聞雍責命,眾憂駭,訴於安撫使韓琦,願無使雍去。琦奏:“雍二府舊臣,盡瘁邊事,乞且留雍以安眾心。趙振粗勇,俾為部署可矣!若謂雍節制無狀,勢必當易,則宜召知越州范仲淹委任之。”

三月,乙卯朔,贈万俟政子天益為太子右內率府副率,以與西賊戰歿也。

遼主駐魚兒濼。

丙辰,內出手詔賜兩府及執政舊臣,俾條上陝西攻守之策。

元昊侵邊不已,言者追咎郭勸、李渭不當拒絕山遇;庚申,命再降其官。

癸亥,詔陝西城池,委都轉運使張存與安撫使韓琦相度,且治邊要之處,餘令以漸興功,毋致傷農。

詔沿邊各置烽候。先是但走人偵報,韓琦以為請,乃從之。

辛未,詔延州錄戰歿軍士子孫。

遼以應聖節大赦。

壬申,以宮苑使高志寧為河北諸州軍安撫使兼兩路營田使。元昊初反,志寧時知隰州,亟上言:“請乘賊未發,選驍將銳兵,分道急趨,覆其巢穴。”章數十上,不報,徙知貝州。至是思其言,即召至闕,問:“今宜為何策?”志寧曰:“今將不達權而兵不識法制,故敗。”乃請禁兵五百,以古陣法教之。既成,帝臨試之,復下禁衛諸帥議。諸帥出行伍,不達古法,乃曰與今所習異,不肯用。志寧又言:“元昊北與遼通,宜為備。”故有此命,俾經略之。

癸酉,太子中允、知長水縣尹洙權僉置涇原、秦風經略安撫司判官事,從涇原路副部署葛懷敏辟也。懷敏,霸之子。

太子中允阮逸上《鐘律制議》並圖三卷,詔送秘閣。

延州之役,郭遵以西路都巡檢使屬劉平麾下,既與賊遇,馳馬入陣,殺傷數十人。賊出驍將楊言當遵,遵揮鐵杵破其腦,兩軍皆大呼,復持鐵槍挺進,所向披靡。會黃德和引兵先潰去,賊戰益急,遵奮擊,期必死,軍稍卻,即覆馬以殿,又持大槊橫突之。賊知不可敵,使人持弮索立高處迎遵馬,輒為遵所斷;因縱使深入,攢兵注射之,中馬,馬勍鵪偷亍1簧薄S謔翹卦遵果州團練使。遵,開封人也。

丙子,大風晝冥,經刻乃復。是夜,有黑氣長數丈見東南。丁丑,罷大宴,申詔中外言闕政。先是改元,詔求直言,群下無言者故也。

戊寅,知樞密院事王鬷、陳執中、同知樞密院事張觀並罷;鬷知河南府,執中知青州,觀知相州。元昊叛,帝數問邊計,不能對。及劉平、石元孫等敗,議刺鄉兵,久不決。帝不悅,宰臣張士遜言:“軍旅之事,樞密院當任其咎。”於是三人同日罷。

以三司使晏殊、知河南府宋綬並知樞密院事,駙馬都尉王貽永同知樞密院事。殊在三司,請罷內臣監兵,不以陣圖授諸將,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備戰鬥。又請出宮中長物助邊費,凡它司之領財利者,殊奏悉罷還度支,事多施行。帝初以手詔賜大臣居外者,詢攻守之略,綬在河南,畫十策以獻。於是復召,與殊與貽永同管樞密。貽永,溥之孫也。

召知永興軍杜衍權知開封府。關中民苦調發,衍為之區處計畫,使得次第輸送,永興比它州民費省幾半。及為開封,於民政尤盡力,權近莫敢幹以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