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九十三 起著雍閹茂正月,盡上章困敦十二月,凡三年



十二月,甲戌,詔:“京東路盜賊竊發,令東西路提刑督捕之。”

辛卯,大雨雹。

自政和以來,帝多微行,乘小轎子,數內臣導從。置行幸局,局中稱出日為有排當;次日未還,則傳旨稱瘡痍,不坐朝。始,民間猶未知,及蔡京謝表有“輕車小輦,七賜臨幸”之語,自是邸報傳之四方,而臣僚阿順莫敢言。

秘書省正字曹輔上疏諫曰:“陛下厭居法宮,時乘小輦出廛陌郊坰,極遊樂而後返,臣不意陛下當宗社託付之重,玩安忽危,一至於此!夫君之與民,本以人合,合則為腹心,離則為楚、越,畔服之際,在於斯須,甚可畏也!萬一當乘輿不戒之初,一夫不逞,包藏禍心,雖神靈垂護,然亦損威傷重矣。又況有臣子不忍言者,可不戒哉!”帝得疏,出示宰臣,令赴都堂審問。余深曰:“輔小官,何敢論大事!”輔曰:“大官不言,故小官言之。”王黼陽顧張邦昌、王安中曰:“有是事乎?”皆應以不知。輔曰:“茲事雖里巷小民無不知,相公當國,獨不知邪?曾此不知,焉用彼相!”黼怒,令吏從輔受詞,輔操筆曰:“區區之心,一無所求,愛君而已。”退,待罪於家。黼奏:“不重責輔,無以息浮言。”丙申,詔編管郴州。

初,輔將有言,知必獲罪,召子紳來,付以家事,乃閉戶草疏。及貶,怡然就道。

將樂楊時,初登進士第,聞程顥兄弟講學,以師禮見顥於潁昌。其歸也,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顥卒,又師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海內稱龜山先生。

蔡京客張觷言於京曰:“今天下多故,至此必敗,宜急引舊德老成,置諸左右,庶幾猶可及。”京問其人,觷以時對,京因薦之。會路允迪自高麗還,言高麗國王問龜山先生安在,乃召為秘書郎。

呼慶留金凡六月,數見金主,執其前說,再三辨論。金主與宗翰等議,乃遣慶歸。臨行,語曰:“跨海求好,非吾家本心。吾已獲遼人數路,其它州郡,可以俯拾,所以遣使人報聘者,欲交鄰耳。暨聞使日不以書來而以詔詔我,此已非其宜。使人雖卒,自合復遣;止遣汝輩,尤為非禮,足見翻悔。本欲留汝,念過在汝朝,非汝罪也。歸見皇帝,若果欲結好,請早示國書;或仍用詔,決難從命。且我嘗遣使求遼主冊吾為帝,取其鹵簿;使人未歸,爾家來通好。而遼主冊吾為東懷國,立我為至聖至明皇帝,吾怒其禮儀不備,又念與汝家已通好,遂鞭其來使,不受法駕等。乃本國守兩家之約,不謂貴朝如此見侮。汝可速歸,為我言其所以!”慶以是月戊戌離金主軍前,朝夕賓士,從行之人,有裂膚墮指者。

是月,京西飢,淮東大旱,遣官賑濟。

嵐州黃河清。

升趙州為慶源府,均州為武當軍節度。

宣和二年遼天慶十年,金天輔四年。庚子,一一二零年

春,正月,癸亥,追封蔡確為汝南郡王。

甲子,罷道學,以儒道合而為一,不必別置道學也。

二月,乙亥,遣中奉大夫、右文殿修撰趙良嗣、忠訓郎王瓖使金。

先是呼慶以正月至自登州,具道金主所言,並其國書達於朝。王師中亦遣子瓖同慶詣童貫白其事。貫時受密旨圖遼,欲假外援,因建議遣良嗣等持御筆往,仍以買馬為名;其實約夾攻遼,取燕京舊地,第面約不齎國書。夾攻之約,蓋始於此。

唐恪罷。

戊子,令所在贍給淮南流民,諭還之。

甲午,詔別修《哲宗正史》。

金主使烏凌阿贊謨持書及冊文副本至遼,且責其乞兵於高麗。

遼以金人所定“大聖”二字,與先世稱號同,遣實埒訥往議。金主怒,謂群臣曰:“遼人屢敗,遣使求成,惟飾虛辭以為緩兵之計,當議進兵。”乃令鹹州路統軍司治軍旅,修器械,具數以聞,將以四月進師。令色克留兵一千鎮守,棟摩以餘兵來會於渾河。和議遂絕。

三月,壬寅,賜上捨生二十一人及第。

乙卯,改熙河蘭湟路為熙河蘭廓路。

遼復遣實埒訥以國書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