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二 起著壅涒灘六月,盡十二月,凡七月



丁丑,金主命以宋二庶人素服見太祖廟,遂入見金主於乾元殿,封趙佶為昏德公,趙桓為重昏侯。

庚辰,詔:“東京所屬官司,般發祭器、大樂、朝祭服、儀仗、法物赴行在。”時帝將祀天南郊,命有司築壇於揚州南門內江都縣之東南,而從行無器仗,故取之舊都焉。

辛巳,右武大夫、忠州防禦使、河北、京東都大捉殺使李成引兵入宿州。

初,成既不能渡河,朝廷恐其眾太盛,命成分所部三千人往應天府及宿州就糧,餘赴行在。有道士陶子思者,謂成有割據之相,戲之西取蜀,成遂有叛意。乃分軍為二,一侵泗州,別將主之,一侵宿州,成自將之,皆約八月晦日。至是成陳仗入城,宿人初不之備,軍入未半,即有登城者。俄頃,縱火焚掠,盡驅強壯為軍。別將犯泗州者不及期,乃焚虹縣而還,復與成會。成知事不集,妄以前軍史亮反、己即時撫定告於朝,朝廷待以不疑,乃就賜鎧甲。成遂屯符離,軍勢甚盛。

工部員外郎滕茂實,既為金所拘,憂憤成疾,是月,卒於雲中。

九月,甲申,京城外巡檢使丁進叛,率眾犯淮西。

進初受宗澤招,澤卒,乃去。時韓世忠軍中有進餘黨百餘人,世忠盡斬於揚州竹西亭。斬至王權,有武臣段思者,勸世忠釋而用之。尋命御營右軍副統制劉正彥以所部收進。

庚寅,帝御集英殿,賜諸路類省試正奏名進士李易等四百五十一人及第、出身、同出身,而川、陝、河北、京東正奏名進士一百四人,以道梗不能赴,皆即家賜第。特奏名張鴻舉已下至五等皆許調官,鴻舉以龍飛恩特附第二甲。易,江都人;鴻舉,邵武人也。故事,殿試上十名,例先納卷子御前定高下。及提御藥院以例奏,帝不許,曰:“取士當務至公,既有初復考、詳定宮,豈宜以朕意更自升降!自今勿先進卷子。”

壬辰,詔:“朝議大夫褚宗鄂第二十一人,並令乘驛赴行在;秘書省校書郎富直柔、太學正王覺,並令赴都堂審察。”

先是,帝嘗語大臣以從官班列未當,且謂黃潛善曰:“求賢,宰相之職也,宜加意詢訪。”因命取舊從臣姓名來上,亦有召還復用者。它日,帝又以人才未能廣收為言,潛善乃請用祖宗故事,命近臣各舉所知一二人以俟選擇。於是戶部尚書呂頤浩舉宗鄂,兵部尚書盧益舉朝請郎惠柔民,刑部尚書兼侍讀王賓舉新通判襄陽府程千秋,翰林學士葉夢得舉直龍圖閣、新知潭州辛柄、朝散郎致仕王庭芳,端明殿學士、提舉醴泉觀黃潛厚舉登州學教授鄒潛,御史中丞兼侍讀王綯通舉直郎蔡向,吏部侍郎劉珏舉前秀州崇德縣令鄧根、從事郎朱鞸,禮部侍郎張浚舉富直柔,工部侍郎康執權舉王覺及朝請大夫李公彥,給事中黃哲舉杭州州學教授李誼,中書舍人黃唐傅舉朝請大夫、知興化軍張讀,中書舍人張徵舉從政郎致仕周虎臣等,各二人。帝問輔臣:“今所舉進士人,卿等有識者否?”潛善曰:“臣等未識者數人,亦皆知名之士。”帝甚喜。宗鄂,高密人;柔民,晉陵人;潛,浩弟;根,邵武人;鞸,安吉人;公彥,臨川人;誼,南昌人;讀,閩縣人;虎臣,管城人也。政和間,虎臣為永康令,部使者科須甚峻,虎臣爭不聽,即請老,人惜其去,繪像祠之,至是得召。

是日,葉濃入浦城縣。

癸巳,金人破冀州,權知軍州事單某自縊死。

初,權邦彥既以兵赴帥府勤王,有將官李政者,措置守城甚有法,紀律嚴明。金人攻城,屢御退之。或夜劫金人寨。所得財物盡散士,無纖豪入私,由是皆用命。一日,金人攻城甚急,有登城者,火其門樓,與官軍相隔。政曰:“事急矣,能躍火而過者有重賞。”於是有數十人以濕氈裹身,持仗躍火,大呼力戰。金人驚駭,有失仗者,遂敗走。至是金以計誘其副將使害政,故不能保。事聞,贈政忠州刺史。

乙未,詔:“諸路禁兵隸帥府,土兵射士隸提刑司,即調發,皆無過三之一。”

丁酉,賜新及第進士錢千七百緡,為期集費。自是以為故事。李易等以帝憂勞,辭聞喜宴,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