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十三 起昭陽赤備若十月,盡閼逢攝提格六月,凡九月



癸巳,詔:“修蓋殿宇,迎奉祖宗神御赴行在。”

甲午,詔:“李橫、翟琮、董先、李道、牛皋,並聽岳飛節制,以圖後效,仍令橫等即江州屯駐。”初,橫之在襄陽也,岳飛遣統領官張憲招之,不從。及橫自黃州渡江,飛責橫不相從之意,橫引罪而已。於是道、皋已在江州,飛皆用為統制,就將其軍,惟橫等留南昌如故。

己亥,詔:“自今冬祀、夏祭、祈谷、雩祀,正配位並用犢。”從太常請也。

自巡幸以來,常祀天地以少牢,至是輔臣請復太牢以祭。事既行,博士王普,言故事惟大享明堂用太牢,乃止用犢。

丙午,金使李永壽、王翊至行在。

永壽等倨甚,右文殿修撰、都督府參議官王倫假吏部侍郎,即館中與之計事。倫為翊道雲中舊故,翊漫不為禮。少頃,詔賜永壽等衾褥,傳旨勿拜,倫曰“上嘉公輩遠來,特命倫相勞,此殊恩也,宜拜以謝。”永壽始拜。

丁未,直龍圖閣、知鼎州程昌宇,以掩擊王善、劉超之功,升集英殿修撰。時王宇已去,昌宇亦將所部還鼎州。

戊申,初,江西統制官傅樞赴行在,而所部在虔州,制置使岳飛移其軍住江州屯駐。樞與飛故有隙,其弟統領官機與飛軍統領官王貴亦不平,機單騎赴洪州。軍行至長步,其右軍部將元通率其徒千餘人遁去,進犯英州,掠范瓊女而去,又圍南雄州。事聞,詔本路帥司招捕。趙鼎奏戮機,詔貸死,送飛軍前自效,既而通受廣東經略使季陵招安。

己酉,金使李永壽、王翊入見。宰執分立御榻左右,工部尚書胡松年、假吏部侍郎王倫立於東朵殿,神武右軍都統制張俊、神武中軍統制楊沂中、帶御器械劉光烈、韓世良立於殿西壁,俊等皆裹巾、戎服、佩劍。永壽等先進書於殿下,見畢升殿,傳語館伴使副趙子晝、楊應誠同上國書。匣乃朝廷自造,幣帛亦預蓄以待之。永壽請還劉豫之俘及西北士民之在西南者,且欲畫江以益劉豫。既退,命客省官賜酒食於殿門外,辭亦如之,其從者七人,亦許至殿門,賜翊金帛皆如永壽之數。

殿中侍御史常同言:“先振國威,則和戰常在我;若一意議和,則和戰常在彼。靖康以來,分為兩事,可為鑑戒。”帝因從容語武備曰:“今養兵已二十萬有奇。”同曰:“未聞二十萬兵而畏人者也。”

是歲,金元帥右都監宗弼引軍攻和尚原,拔之。

時宣撫處置副使王似、盧法原同在閬中,乃命分陝、蜀之地,責守於諸將。自秦、鳳至洋州,以利路制置使兼本司都統制吳玠主之,屯仙人關;自金、房至巴、達,以鎮撫使兼本司參議同都統制王彥主之,屯達州;自文、龍至威、茂,以降授武略大夫、知綿州兼綿、威、茂州、石泉軍沿邊安撫使劉錡主之,屯巴西;自洮、岷至階、成,以熙河路馬步軍總管、統制熙秦軍馬關師古主之,屯武都。

先是金人決意入蜀,遂攻和尚原,統制吳璘以無糧不能守,拔寨棄去。

紹興四年金天會十一年

春,正月,辛亥朔,帝在臨安。

乙卯,龍圖閣學士、樞密都承旨章誼為大金軍前奉表通問使,給事中孫近副之。

時議和不安,乃遣誼等請還兩宮及河南地,命右文殿修撰王倫作書於金都元帥宗翰所親耶律紹文、高慶裔,且以《資治通鑑》、木棉、虔布、龍鳳茶遺之。

戊午,知鼎州程昌宇遣統制官杜湛,與荊湖制置使王〈王燮〉所留統制官王渥等共引兵擊楊太,己未,破真皮寨,獲其舟三十艘,湖中小寇始懼。

先是金以韓企先為尚書左丞相,召至上京,金主見之,驚異曰:“朕疇昔嘗夢此人,今果見之!”於是議定製度,損益舊章。企先博通經史,知前代故事,或因或革,鹹取折衷焉。甲子,以改定製度宜示中外。

丙寓,金主如東京。

是日,金李永壽、王翊辭行,賜鞍馬器幣及其屬銀帛有差。翊日,永壽發臨安,詔通問使章誼等偕行。

自張浚召還,而川陝宣撫處置副使王似、盧法原,人望素輕,頗不為都統制吳玠所憚。帝聞之,己巳,賜三人璽書,略曰:“羊祜雖居大府,必任王濬以專征伐之圖;李愬雖立殊勛,必禮裴度以正尊卑之分。傳聞敵境尚列屯兵,宜益務於和衷,用力除於外患。”時玠為檢校少保,位遇浸隆,故有是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