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傳》第七十七回 練猢猻成都大戰

只是明太祖接連三日,望著赤腳僧回報,也沒有響動,恰有管內空的奏說: “臣把守內庫,時常檢點庫中銀兩,每有缺失,細覓蹤跡,更無可得。今日進庫, 忽見一張憑引,失在地下。臣意庫中嚴密,那得有人進來,今金寶失去無蹤,反而 憑引一紙,伏乞聖裁。”太祖便令五城兵馬司,照憑上姓名,拘拿到殿鞠審。不及 半刻,那人拿到。太祖細行審問,那人道:“臣向與冷謙友善,渠憐臣親老家貧, 難以度日,即於臣寓所壁間,畫著庫門一座,白鶴一隻,因對臣說:‘若要銀子時, 可將畫門輕敲,其門自開,一進內便有銀兩,但無得多取。’微臣依法行事,果然 開門,可以進取。昨日之間,臣見金銀滿庫,或多取也不妨,便恣意取之而出,不 覺失下憑引。臣出無奈,實是冷謙所為。”太祖笑道:“那冷謙前日方與赤腳僧前 往巴蜀去了,你何得調謊弄舌?”那人道:二臣豈敢妄言,他方才尚在家中。”太 祖隨令御前校尉收取冷謙。校尉一到,便說:“冷謙,聖旨所在,不得遲延。”便 隨校尉行至午門前,且對校尉說:“今日我死也。但是十分口渴,列位可將水一碗 略解吾渴,亦感盛情!”校尉看他衷訴,便汲水一碗,把他喝了。一眼但見冷謙一 個身子,都在碗中,恁你拽扯,只是不起,攸然之間,連形連影一些也看不見,止 有清水一匝。校尉高聲的叫道:“冷謙,冷謙,你既如此,我們都要死了!”正要 啼哭,那水碗中忽發聲響,說:“你們都莫憂慮,將水進上御前,你們必然無害; 且我也有話正要奏聞。”那校尉只得收淚,把水盞進上,並他的言語一一申奏。太 祖便說:“冷謙,可顯出來見朕,朕必不殺你。”那碗中便應道:“臣有罪決不敢 出。”龍顏大惱,將盞擊碎於地,令內侍拾起,片片皆應。太祖因問巴蜀情由,他 細把以火勝火的軍情,備說了一番,便說:“臣自此同周顛、謙牧、張金箔游於清 宇之間,朝北海,暮蒼梧。惟願聖躬萬壽元疆,清寧多福,臣從此辭矣!”太祖聽 其自匿,吩咐管庫官仍舊供職。那失憑引的,追出原盜金銀;然孝念可原,但行答 罪去訖。

且說湯和、廖永忠等,向團江水泛漲,駐兵大溪口。一日間,巡江邏卒報說: “金沙江口,得木牌數百面。牌面恰是穎川侯傅友德把由陳倉取階、文、青陽、綿 州、漢州等日期,報與湯元帥得知的。”湯和便說:“既是如此,偽將俱必膽寒, 我們正宜乘勢攻取。”廖永忠細籌了一會,道:“今舟師既不得進,可急密遣精銳 千人,照像樹葉的青綠之色,做成蓑衣,各帶糧糧、水筒,以御饑渴,只揀山崖巉 險草木茂密處;魚貫而前,且行且伏,逾山渡關,埋伏在上流。約定五月甘五日更, 在上流接應。水寨將士,可將鐵包裹船頭,盡置火器,在船備用;元帥可帶曹良臣、 周德興、仇成、葉升為左右哨,領陸兵六萬去攻龔興的陸寨;末將自帶華雲龍、楊 璟為左右哨,領著水師,駕著小船,從黑葉渡攻鄒興的水寨。若水寨一破,便燒斷 了鐵索,毀去了橋柵,一過瞿塘,自可直趨重慶。”湯和聽計,因遣精兵千人,扮 成青綠色的衣裳先行,只待甘五日在上流行事。那蜀兵見我們寨中向來毫無動靜, 也便懈怠,不甚提防。至甘五日五更,湯和領了陸兵去攻陸寨。廖永忠因令水師, 奮力挽水而行,把火炮、火筒,一時發作,水將鄒興中著火箭而死。一邊廝殺,一 邊炬火燒著鐵索,趁紅斬斷,遂焚毀了三橋。早見上流埋伏的精銳,揚旗鼓譟,迅 疾攻殺。蜀人上下抵擋不住,便活捉了有職的官員蔣達等八十餘人,斬首二千餘級, 溺死者不計其數。莫仁壽卻被華雲龍一刀砍死。那陸兵飛大張、鐵頭張同龔興前來 相迎。廖永忠在船頭望得眼清,那火箭射來,正中鐵頭張面門,落馬而死。龔興正 要逃走,周德興趕來一刀兩斷。飛天張便脫了衣甲,混在眾軍中奔逃,被軍中縛了, 解送軍前。湯和令同職官蔣達等斬首號令。水陸二路兵馬,直過了瞿塘關,仍合一 處,湯和因與眾將說:“趁此前往,可保勢如破竹。廖永忠當率曹良臣、葉升、仇 成率本部兵,從北路而行。我當同華雲龍、周德興、楊璟率本部兵從南路而行。” 即日拔寨而往,四方州郡,望風投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