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傳》第二十八回 誅壽輝友諒稱王

  第二十八回 誅壽輝友諒稱王

那太祖領了大隊人馬,自婺州回至金陵,文武官員,出城迎接慶賀,不題。且 說江州徐壽輝,有手下陳友諒奪得龍袍、玉帶什物,獻於壽輝,擇日改了國號,即 了天子之位。常慮安慶府為江州左肋之地,不可不取。屢屢遣兵命將,皆不得利, 壽輝甚是惱怒。一日,早朝已畢,遂遣陳友諒為大元帥,統了十萬兵馬,駐小孤山。 都督倪文俊,領精兵五萬,夾攻安慶。那安慶府城,元將姓余名闕,字廷心。世家 威武,父親在廬州做官,遂居住在廬州。元統元年,舉進士及第,除授湖廣平章, 真箇是文武全才,元朝第一員臣子。把那徐壽輝麾下攻打的軍馬七戰七敗。聞知陳 友諒領兵來攻,便縱步提戈,當先出馬,與那先鋒趙普勝戰到八十餘合,不分勝敗。 天晚回兵。將及二更,恰有祝英領兵二十萬來接應。陳友諒便叫趙普勝攻東門,倪 文俊攻南門,祝英攻北門,自統大兵攻西門,四面如蟻的重重裹來。余闕見西門勢 頭更急,心知寡不敵眾,便督敢死士三千,出城與陳友諒對戰。從古說得好:“一 人拚命,萬夫莫當。”那余闕到友諒陣中,奮起生平氣力,這些隨來的精勇,個個 持死殺來,真箇是摧枯拉朽,直撞橫衝,殺得友諒遠走二十里之地。正好追趕,恰 聽得倪文俊攻破了南門,余闕大驚,把頭回看,但見城內火焰沖天,便勒馬回兵來 救。那友諒也騎馬追來,趙普勝、祝英又殺入城中,隨行兵將,俱各逃散。余闕獨 馬單槍,與賊死戰,身中了十餘槍,路至清水塘邊,以刀自刎,死於塘內。其妻蔣 氏及妾耶律氏,抱了兒子德臣、女兒安安、外甥福童,皆在官署中投水而死。那余 闕死時,年才五十有六,著有五經余氏註疏,至今學士遵為指南。葬在南門外。後 來太祖一統登基,特嘉其忠,立廟於忠烈坊,歲時致祭,這也不贅。

且說陳友諒既取了安慶,留旗將丁普郎鎮守。自領兵回到江州,朝見徐壽輝, 備說安慶已取,留兵鎮守一節。壽輝大喜,正將賞功,只見倪文俊出班大喊如雷, 說:“攻取安慶,全是微臣之功,不乾友諒之力!”壽輝變色,問說:“怎見是卿 之功!”文俊奏道:“友諒攻打西門,被余闕領敢死之士三千,出城大戰,友諒奔 走二十里外。臣率士卒奮勇先登,眾所共知,怎說是友諒的功績?”壽輝大怒,對 友諒說:“你為元帥,不能對敵敗走,且欲冒領軍功,欲學晉時王渾乎?”友諒說: “初時四面攻打,余闕只是固守城池,我們兵馬誰敢先登。後來余闕因臣攻西門勢 急,只得引兵出戰,臣假作佯輸,哄他來趕,文俊方得領兵人。設奇指示,皆臣之 力。”壽輝便叱說:“休得胡說。本當治以軍法,姑念汝舊功免死。”即刻令左右 拘拿印綬,不許與共軍國事;惟今朝參。友諒此時真箇是:“地裂無處遮醜面,鬼 門難進免羞慚。”退出朝堂,閒住在家,甚是惱恨。

原來張定邊、陳英傑兩人與友諒相善,俱有萬夫不當之勇。向來彼此依附,往 來極密的。一日,友諒接兩人到家,說:“壽輝昔日蘄黃起義,今日據有荊、襄地 面,坐享富貴,皆出我萬死一生之力;今一旦削我兵權,安置私第,真是無義之徒, 令人可惱!”定邊對說:“‘事有何難,今宅中家兵有五百餘人,明早可令暗藏利 器,伏於朝外,只喚二人帶劍隨行。元帥佯言上殿奏事,壽輝必無所備。元帥便可 挺劍行事,我二人乘機殺了倪文俊,號令滿朝文武,事可頃刻而成。”友諒大喜, 說:“若得事成,富貴同之。”二人別去,不題。友諒便令家兵準備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