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中冊雕弓天狼)》第八十回 想當初何不自收斂 至如今後悔已遲了


果然,雍正一聽到這情形就煩燥起來了:“哼,年羹堯真是死有餘辜。他做不成大將軍,卻要回過頭來做贓官了!那好啊,朕可以成全他。這是他自己情願觸犯國典,也是他自己要和朕清理吏治唱對台戲的。朕就是想救他,保他,也救不了,保不住了。那朕就立刻下旨,把他徹底拿掉,連這個杭州將軍也不讓他做!”雍正的臉色一時變得青中透白,冷笑一聲又說,“朕不想為年羹堯擔罪,也不想讓人說朕這是‘兔死狗烹’。可他一定要逼朕這樣做,朕也絕不手軟!朕既不怕他造反,也不怕他當贓官。不管他是明著造反,還是暗中做手腳,都別想逃過朕的懲罰!難道朕能讓天下的官員,都像年羹堯那樣來當貪官嗎?難道朕要看到的吏治清平和天下大治,只是一句空話嗎?”
雍正這樣長篇大論,慷慨激昂地吐露心曲,使殿中的人都覺得不知所措。方苞賠笑說道:“皇上此言,真是震聾發聵,臣聽了很是感動。不過,帶兵的人都有錢,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皇上若用這個名目除掉年羹堯,不是烹狗,也會有烹狗的議論。老臣以為,年某這行為,實在是過於囂張跋扈了。不如循著這個思路,去追究他的目無國法,擅權亂政之罪更為合適。”
雍正細思了一下,點點頭說:“你們的心思,朕何嘗不明白?你們怕別人背後議論朕,說朕刻薄寡恩,說朕是一見天下太平就忘了功臣,說朕是個無情無義之人。這些天理人情之事,朕又何嘗不懂?但朕做事,一向是只講良心,只問民意,而從不怕小人們說長道短的。朕意已決,你們不要再說了。”
他回頭來到龍案邊,埋頭在年羹堯的認罪摺子上批道:
朕早就聽到謠言說:“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觀你所為,你既然被朕發落到杭州,一定是想與朕在嘉湖逐鹿的了。朕想,你如果自封為帝,那可真是天數,朕就是想不聽大概也不行的。如果你不肯自己稱帝,那么,你帶著幾千兵士去杭州,難道要是為朕守土,防著別人在三江口稱帝的嗎?
雍正一口氣寫完,把筆往案上一擲,對張廷玉說:“廷玉,你拿去明發天下。把你帶來的這些奏章,也全都明發。告訴年羹堯,讓他看了以後,一一據實回奏。再給六部官員們打個招呼,今後,凡有彈奏年羹堯罪行的奏章,一律具本明謄,發至全國。”
張廷玉接過皇上的朱批,看著朱批上那些誅心的話,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他和方苞早就知道,雍正要除掉年羹堯已是既定的國策了。但這一行動,卻不能讓人鑽了空子,說皇上是“藏弓烹狗”。為了堵住可能出現的各種議論,就要找到一個叫得響的藉口。雍正說年羹堯帶著幾千人到杭州去,是為了與皇上在嘉湖“逐鹿”。這就是把陰謀造反的罪名,硬加到年羹堯的頭上,並為撤掉他的一切職務,做了最好的註腳。
不出張廷玉所料,這次談話後五天,雍正皇上就下了詔諭:“著杭州將軍年羹堯降十八級聽用!”
這個旨意傳到杭州,可難壞了杭州巡撫折爾克。按大清的官制,朝廷官吏共分九品十八級。從正一品開始,往下以次為“從一品”、“正二品”、“從二品”,以次類推,最小是“從九品”。年羹堯現在這杭州將軍的職位,是從一品,再要降十八級就只能是“來入流”了。來入流就是沒有級別,而且,這一級上從來也不設武官哪!折爾克既無法遵旨,又不敢違旨。沒法子,只好去請示兩江總督李衛。李衛不愧心思靈動,他很快就答覆回來了:“你這個折爾克,真是一個大笨鱉,連這點小事兒都辦不來。你沒有看見,皇上不就是要革掉年羹堯的職務嗎?你給他找個破城門,讓他到那裡當個老軍,看看城門,掃掃地什麼的,不就行了嘛。你告訴年羹堯說,過幾天老子親自去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