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卷二百一 列傳第八十八



李弘益妻申氏,冀寧人。至正二十年,賊陷冀寧,申語弘益曰:“君當速去,勿以我婦人相累。若賊入吾室,必以妾故害及君矣。”言訖,投井死。

弘益既免於難,再娶安氏。居二歲而弘益以疾卒,安氏時年三十,泣謂諸親曰:“女子一適人,終身不改。不幸夫死,雖生亦何益哉!”乃竊入寢室,膏沐薰裳,自縊於柩側。

鄭琪妻羅氏,名妙安,信州弋陽人。幼聰慧,能暗誦《列女傳》。年二十,歸琪。琪家世宦族,同居百餘口,羅氏執婦道無間言。琪以軍功擢鉛山州判官,羅氏封宜人。至正二十年,信州陷。羅氏度弋陽去州不遠,必不免於難,輒取所佩刀淬礪,令銛甚。琪問何為,對曰:“時事如此,萬一遇難,為自全計耳。”已而兵至,羅氏自刎死,時年二十九。

周如砥女,年十九,未適人。至正二十年,鄉民作亂,如砥與女避於邑西之客僧嶺,女為賊所執。賊曰:“吾未娶,當以汝為妻。”女曰:“我周典史女也,死即死,豈能從汝耶!”賊遂殺之。如砥時為紹興新昌典史。

狄恆妻徐氏,天台人。恆早沒,徐氏守節不再醮。至正二十年,鄉民為亂,避難於牛囤山,為賊所執,驅迫以前。徐紿之曰:“吾渴甚,欲求水一杯。”賊令自汲,即投井而死,時年十八。

柯節婦陳氏者,長樂石樑人。至正二十一年,海賊劫石樑,其夫適在縣郭。陳氏出避賊,道與賊遇,被執以行。陳氏且行且罵,賊亂捶之,挾以登舟,罵不已,忽振厲自投江中。其父方臥病,見其女至,呼之不應,駭曰:“吾豈夢耶!”既而有自賊中歸者,言陳氏死狀,乃知其鬼也。明日屍逆流而上,止石樑岸傍。時盛暑,屍已變,其夫驗其背有黑子,乃慟哭曰:“是吾妻也!”舁歸斂之。

李馬兒妻袁氏,瑞州人。至正二十二年,李病歿,袁氏年十九,誓不再嫁,以養舅姑。有王成者,聞袁氏有姿色,挾勢欲娶之,袁氏曰:“吾聞烈女不更二夫,寧死不失身也。”遂往夫墓痛哭,縊死樹下。

王士明妻李氏,名賽兒,房山人。至正二十五年,竹貞軍至縣,李氏及其女李家奴皆被執。士明隨至軍,軍怒逐之。李氏謂其女曰:“汝父既為軍所逐,吾與汝必不得脫。與其受辱,不若死。”女曰:“母先殺我。”李氏即以軍所遺鐶刀殺其女,遂自殺。竹貞聞之,為之葬祭,仍書其門曰“王士明妻李氏貞節之門”。有司上其事,為樹碑焉。

陶宗媛,台州人,儒士杜思絅妻也。歸杜四載而夫亡,矢志守節。台州被兵,宗媛方居姑喪,忍死護柩,為游軍所執,迫脅之,媛曰:“我若畏死,豈留此耶!任汝殺我,以從姑於地下爾!”遂遇害。

其妹宗婉,弟妻王淑,亦皆赴水死。

高麗氏,宣慰副使孛羅帖木兒妻也。至正二十七年十二月,其夫死於兵,謂人曰:“夫既死矣,吾安能復事人乎!”乃積薪塞戶,以火自焚而死。

張訥妻劉氏,藍田人。訥為監察御史,早卒,劉守志不二。河東受兵,劉氏二子衡、衍俱以事出外,度不能自脫,遂與二婦孫氏、姚氏決死,盡發貲囊分給家人,婦姑同縊焉。

有華氏者,大同張思孝妻,為貊高兵所執,以不受辱見殺。其婦劉氏,僵壓姑屍,大罵不已,兵並殺之。後家人殮其屍,婦姑之手猶相持不捨。

觀音奴妻卜顏的斤,蒙古氏,宗王黑閭之女。大都被兵,卜顏的斤謂其夫曰:“我乃國族,且年少,必不容於人,豈惜一死以辱家國乎!”遂自縊而死。

時張棟妻王氏語家人曰:“吾為狀元妻,義不可辱。”赴井死。其姑哭之慟,亦赴井死。

安志道妻劉氏,順州人。志道及劉氏之弟明理,並登進士第。劉氏避兵匿岩穴中,軍至,欲污之,劉氏曰:“我弟與夫皆進士也,我豈受汝辱乎!”軍士以兵磨其體,劉大罵不輟聲,軍怒,乃鉤斷其舌,含糊而死。

宋謙妻趙氏,大都人。兵破大都,趙氏子婦溫氏、高氏,孫婦高氏、徐氏,皆有姿色,合謀曰:“兵且至矣,我等豈可辱身以苟全哉!”趙即自經死,諸婦四人,諸孫男女六人,眾妾三人,皆赴井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