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演義》第五十回 辱諫官特權停科舉 尊太后變例晉徽稱

  第五十回 辱諫官特權停科舉 尊太后變例晉徽稱
卻說秦王右丞相伯顏,自削平逆黨後,獨秉國鈞,免不得作威作福起來。小人通弊。適江浙平章徹里帖木兒,入為中書平章政事,創議停廢科舉,及將學校莊田,改給衛士衣糧等語。身非武夫,偏創此議,無怪後之頑固將官,痛嫉學校,動議停辦。小子前述仁宗朝故事,曾將所定科舉制度,一一錄明,嗣是踵行有年,科舉學校,並行不悖。徹里帖木兒為江浙平章時,適屆科試期,驛請試官,供張甚盛。徹里帖木兒心頗不平,既入中書,遂欲更張成制。
御史呂思誠等,群以為非,合辭彈劾。奏上不報,反黜思誠為廣西僉事。餘人憤郁異常,統辭官歸去。參政許有壬也代為扼腕。會聞停罷科舉的詔旨,已經繕就,僅未蓋璽,不禁忍耐不住,竟抽身至秦王邸中,謁見伯顏,即問道:“太師主持政柄,作育人材,奈何把罷除科舉的事情,不力去挽回么?”伯顏怒道:“科舉有甚么用處?台臣前日,為這事奏劾徹里帖木兒,你莫非暗中通意不成?”確是權相口吻。有壬被他一斥,幾乎說不出話來,虧得參政多年,口才尚敏,略行思索,便朗聲答道:“太師擢徹里帖木兒,入任中書;御史三十人,不畏太師,乃聽有壬指示,難道有壬的權力,比太師尚重么?”
伯顏聞言,卻掀髯微笑,似乎怒意稍解。奸相有壬復道:“科舉若罷,天下才人,定多觖望!”伯顏道:“舉子多以贓敗,朝廷歲費若干金錢,反好了一班貪官污吏!我意很不贊成。”有壬道:“從前科舉未行,台中贓罰無算,並非盡出舉子。”伯顏道:“舉子甚多,可任用的人材,只有參政一人。”有壬道:“近時若張夢臣、馬伯庸輩,統可大任,就是善文如歐陽元,亦非他人所及。”伯顏道:“科舉雖罷,士子欲求豐衣美食,亦能有心向學,何必定行科舉?”有壬道:“志士並不謀溫飽,不過有了科舉,便可作為進身的階梯,他日立朝議政,保國抒才,都好由此進行呢。”
伯顏沈吟半晌,復道:“科舉取人,實與選法有礙。”本意在此,先時尚欲自諱,至此無從隱蔽,方和盤托出。有壬道:“今通事知印等,天下凡三千三百餘名,今歲自四月至九月,白身補官,受宣入仕,計有七十三人,若科舉定例,每歲只三十餘人,據此核算,選法與科舉,並沒有甚么妨礙;況科舉制度,已行了數十年,祖宗成制,非有弊無利,不應驟事撤除。還請太師明察!”伯顏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此事已有定議,未便撤消,參政亦應諒我苦心呢!”遁辭知其所窮。有壬至此,無言可說,只得起身告辭。
伯顏送出有壬,暗想此人可恨,他硬出頭與我反對,我定要當著大眾,折辱他一次,作為儆戒,免得他人再來掣肘。當下默想一番,得了計畫,遂於次日入朝,請順帝將停辦科舉的詔書,蓋了御寶,便把詔書攜出,宣召百官,提名指出許有壬,要他列為班首,恭讀詔書。有壬尚不知是何詔,竟從伯顏手中,接奉詔敕。待至眼帘映著,卻是一道停辦科舉的詔書,那時欲讀不可,不讀又不可,勉勉強強地讀了一遍,方將此詔發落。
治書御史普化,待他讀畢,卻望著一笑,弄得有壬羞慚無地。須臾退班,普化復語有壬道:“御史可謂過河拆橋了。”有壬紅著兩頰,一言不發,歸寓後,稱疾不出。原來有壬與普化,本是要好的朋友,前時嘗與普化言及,定要爭回此舉。普化以伯顏攬權,無可容喙,不如見機自默,作個仗馬寒蟬。保身之計固是,保國之計亦屬未然。有壬憑著一時氣惱,不服此言,應即與普化交誓,決意力爭,後來弄到這般收場,面子上如何過得下去?因此引為大恥,只好托稱有疾罷了。
伯顏既廢科舉,復敕所在儒學貢士莊田租改給宿衛衣糧。衛士得了一種進款,自然感激伯顏,惟一般士子,紛紛謗議,奈當君主專制時代,凡事總由君相主裁,就使士子交怨,亦只能飲恨吞聲,無可如何。這叫作秀才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