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一 起閼逢攝提格,盡屠維協洽七月,凡五年有奇



時朱滔方恭順,與寶臣及河東節度使薛兼訓攻其北,正己與淮西節度使李忠臣等攻其南。五月,乙未,承嗣將霍榮國以磁州降。丁未,李正己攻德州,拔之。李忠臣統永平、河陽、懷、澤步騎四萬進攻衛州。六月,辛未,田承嗣遣其將裴志清等攻冀州,志清以其眾降李寶臣。甲戌,承嗣自將圍冀州,寶臣使高陽軍使張孝忠將精騎四千御之,寶臣大軍繼至;承嗣燒輜重而遁。孝忠,本奚也。

田承嗣以諸道兵四合,部將多叛而懼,秋,八月,遣使奉表,請束身歸朝。

辛巳,郭子儀還邠州。子儀嘗奏除州縣官一人,不報,僚佐相謂曰:"以令公勛德,奏一屬吏而不從,何宰相之不知體!"子儀聞之,謂僚佐曰:"自兵興以來,方鎮武臣多跋扈,凡有所求,朝廷常委曲從之;此無他,乃疑之也。今子儀所奏事,人主以其不可行而置之,是不以武臣相待而親厚之也;諸君可賀矣,又何怪焉!"聞者皆服。

己丑,田承嗣遣其將盧子期寇磁州。

九月,戊申,回紇白晝刺市人腸出,有司執之,系萬年獄;其酋長赤心馳入縣獄,斫傷獄吏,劫囚而去。上亦不問。

壬子,吐蕃寇臨涇,癸丑,寇隴州及普潤,大掠人畜而去;百官往往遣家屬出城竄匿。丙辰,鳳翔節度使李抱玉奏破吐蕃於義寧。

李寶臣、李正己會於棗強,進圍貝州,田承嗣出兵救之。兩軍各饗士卒,成德賞厚,平盧賞薄;既罷,平盧士卒有怨言,正己恐其為變,引兵退,寶臣亦退。李忠臣聞之,釋衛州,南度河,屯陽武。寶臣與朱滔攻滄州,承嗣從父弟庭玠守之;寶臣不能克。

吐蕃寇涇州,涇原節度使馬璘破之於百里城。戊午,命盧龍節度使朱泚出鎮奉天行營。

冬,十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盧子期攻磁州,城幾陷;李寶臣與昭義留後李承昭共救之,大破子期於清水,擒子期至京師;斬之。河南諸將又大破田悅於陳留;田承嗣懼。

初,李正己遣使至魏州,承嗣囚之,至是,禮而遣之,遣使盡籍境內戶口、甲兵、谷帛之數以與之,曰:"承嗣今年八十有六,溘死無日,諸子不肖,悅亦孱弱,凡今日所有,為公守耳,豈足以辱公之師旅乎!"立使者於廷,南向,拜而授書;又圖正己之像,焚香事之。正己悅,遂按兵不進。於是河南諸道兵皆不敢進。承嗣既無南顧之虞,得專意北方。

上嘉李寶臣之功,遣中使馬承倩齎詔勞之;將還,寶臣詣其館,遣之百縑,承倩詬詈,擲出道中,寶臣慚其左右。兵馬使王武俊說寶臣曰:"今公在軍中新立功,豎子尚爾,況寇平之後,以一幅詔書召歸闕下,一匹夫耳,不如釋承嗣,以為己資。"寶臣遂有玩寇之志。

承嗣知范陽寶臣鄉里,心常欲之,因刻石作讖云:"二帝同功勢萬全,將田為侶入幽燕。"密令瘞寶臣境內,使望氣者言彼有王氣,寶臣掘而得之。又令客說之曰:"公與朱滔共取滄州,得之,則地歸國,非公所有。公能舍承嗣之罪,請以滄州歸公,仍願從公取范陽以自效。公以精騎前驅,承嗣以步卒繼之,蔑不克矣。"寶臣喜,謂事合符讖,遂與承嗣通謀,密圖范陽,承嗣亦陳兵境上。

寶臣謂滔使者曰:"聞朱公儀貌如神,願得畫像觀之。"滔與之。寶臣置於射堂,與諸將共觀之,曰:"真神人也!"滔軍於瓦橋,寶臣選精騎二千,通夜馳三百里襲之,戒曰:"取貌如射堂者。"時兩軍方睦,滔不虞有變,狼狽出戰而敗,會衣他服得免。寶臣欲乘勝取范陽,滔使雄武軍使昌平劉怦守留府。寶臣知有備,不敢進。

承嗣聞幽、恆兵交,即引軍南還,使謂寶臣曰:"河內有警,不暇從公,石上讖文,吾戲為之耳!"寶臣慚怒而退。寶臣既與朱滔有隙,以張孝忠為易州刺史,使將精騎七千以備之。

丙寅,貴妃獨孤氏薨,丁卯,追謚貞懿皇后。

十一月,丁酉,田承嗣將吳希光以瀛州降。

嶺南節度使路嗣恭擢流人孟瑤、敬冕為將,討哥舒晃。瑤以大軍當其沖,冕自間道輕入,丁未,克廣州,斬哥舒晃及其黨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