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考試之--EMBA群體的社會責任實錄一

  重慶大學emba學員:

我是重慶大學跟著院長過來的學員,我是重慶電視台副台長,我在學員群體裡面身份是比較特殊的,據我了解像我們這個層面來參加學習的不太多,也是因為剛開始,以後會多起來。

今天下午分論壇的論題我也很感興趣,也是我的角色給我賦予的一些使命,我常在思考這些問題。就是從這個題目來講,重點應該是這個群體的社會責任。因為現在各大學提供的全新的教育,聚合的人群是我們國家正在登上歷史舞台的特殊群體,包括一大批國有企業領軍人物,以及民營企業成功的人士。現在感覺到這個群體登上歷史舞台以後,應該在振興經濟,培養市場的同時,怎么樣為社會進步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我曾經跟院方幾位領導也溝通過,也講過這個想法,就是說我們有一個感覺,因為我們是第一次在摸索,我們課程設計方面,包括目前感覺的這種教育,技術層面,理論層面,還有偏重於經濟理論方面重一點。而從社會學角度,這個給我們學員在兩年期間,或者是一年半期間讓我們大學思想性能夠有一些影響。大學教育跟我們一般組織裡面培訓還不一樣,是對特殊人群的再教育。

今年四月份我們這個班到了英國,在英國我們訪問了一家企業,是英國殼牌跟歐美石油公司合辦的企業,他們對我們訪問非常重視,他們企業老總都是有很高學歷背景的,四個老總分別從人力資源、財務管理、戰略管理,還有一個項目就是環境保護來給我們做介紹,每個老總都是專項負責人,負責環境保護的老總給我印象很深,在國內很少看到哪個老總就是專門為這個項目,為這個企業社會責任而設立一個職務,他就專管這個企業環境保護的。

所以,這個當時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回來想我們中國企業家現在特殊群體在崛起的時候,一方面在發展財富,積累社會資本的時候發展起來。我們知道國家這幾年發展迅猛,對社會破壞不言而喻也是很嚴重的。

所以說,我們企業家在這個時候,特別是在這種教育裡面,怎么樣能夠提供一個複合型的結構,使我們教育群體在接受教育的時候,是在社會層面大家思考的問題。因為我做媒體的,經常有事情,我們發現有一些社會問題,政府官員考慮多,知識分子考慮多,但是恰恰我們有些企業家考慮不是太多。我覺得我們企業家這個群體在未來振興中華崛起的時候,已經登上歷史舞台的群體,怎么樣扮演好社會角色,主動把責任承擔起來,這是emba賦予的重要使命。

我這個想法不一定成熟,也不一定正確,請多批評。

陳瑩:

我是同濟大學97班的學員,前兩天有報導稱我們emba學員是“峰一代”,這個詞我覺得用的也很貼切。所謂“峰一代”,emba群體在當今社會發展過程當中應該是起到領軍者的作用,這是深切感受到的,而且這也是我們肩負的責任。

第二點,我覺得emba學員都是來自於各個企業的領導者,也有來自於政府部門的決策者。所以,我覺得像emba這樣一個群體,它應該是在不管政治也好,經濟也好,成為一個將中國政治、經濟推向前進的起很重要作用的群體。

第三點,我覺得emba學員也應該肩負的就是為全社會這些企業家們樹立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的這樣一個人格精神。就是說我們中華民族要崛起,我們中國要不斷的發展,要有這么一批具有這樣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的人,那么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我們的社會才有希望。

第四點,因為所謂是“峰一代”這樣的群體,這個名字本身就有很強的歷史責任感,應該成為推動社會前進,擔負中華民族振興的使命。所以,我覺得emba群體在當今經濟發展這一階段當中,應該不亞於我們歷史上任何其它階段的一群人。比如說在解放以前,比如說有很多愛國志士也好,在經濟發展當中又有很多歸國留學生們起到了對中國經濟的推動作用。我想在當今這樣一個時代當中,我覺得emba這一個群體應該是成為中國經濟也好,政治也好,一個發展的非常有力的力量。

就像今天上午我們這位北大光華學院同學所說的,就是說它不光是一個品牌,也不光是一個學位,也應該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力量,這個力量應該在社會發展當中是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力量。

謝謝!

曹榮:

我是上海交大03春季班,也是第一期班的學員,我叫曹榮,我主要從事證券投資和投資銀行工作,原來在國內一家最大的民營企業負責業務。今天論壇主要的議題是emba群體的社會責任,我考慮了一下,一個是群體,一個是社會責任,作為群體就像我們剛才徐院長講的,就是有可能emba會形成我們中國精英階層,這是一個階層。

有可能emba本身就是一個品牌,印名片的時候就像人家印上哈佛大學博士,其實如果是哈佛大學博士的話會印上去,包括碩士,我看到很多這樣的名片,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如果說以後名片上有一個emba,這樣的話說明階層正在形成,而且這個階層是被大家所接受,而且是被大家高度認可,這是一個階層的想法。

那么,我覺得這個精英階層主要有這么三個特點,一個就是知識型,知識型首先是具有一個比較全面的,國際化的知識,能夠在全球化市場進程背景下引導我們企業向前走,包括我們政府官員。其次,我覺得是責任心,更多是社會責任對我們國家的責任,也包括對企業,對家庭的責任。就是說給人形成一種接受良好教育,但是責任心很強的這么一個群體。第三個我想是影響性,像剛才各位講的,由於我們特殊的階層,特殊的職務,你在這個社會中承擔的一個特殊的地位,就是剛才講的“峰一代”,我也是第一次聽說。

成為一種社會發展的力量。這種力量從某種角度上會影響社會整個價值觀,或者是一些對企業經營理念,以及整個國家更高層次上共同發展的一種理念。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emba在社會上最後如果經過大家的努力,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們現在整個講是整個emba,以後也不用哪個學校,就是曹榮前面有emba,就被認為這是一個能幹的人,有責任的人,有知識,有影響力的人。那么,我覺得這可能是真正的一個夢想。

謝謝大家!

張毅偉:

我來自上海交大2003年春節二班的學員,我在香港一個投資公司工作。我們討論的題目是emba親自的社會責任,我想到的就是說emba作為一個階層也好,作為一個群體也好,現在跟整個社會的溝通還沒有完整的建立起來。emba在這樣一個初級發展階段,也不可能要求它把整個跟社會的溝通做的非常完善,但是事實上可能作為學校來說,比較多的是在考慮招生的問題,考慮把它作為一個項目來做好的問題。作為同學來說,比較多的是想說要學習,要充電。

總體上emba作為一個群體,作為一個階層,它跟社會之間的對應,怎么跟整個社會建立一種溝通的關係。那么,這樣一種規劃,或者是這樣一種工作應該由誰來做呢?似乎還找不到一個由誰來做的事情。記得很多的媒體對emba非常感興趣,他們派出去記者來採訪,他們覺得這是很新鮮的話題,這是很神秘的階層,這些人花了那么多的學費,在做這樣一個課程到底有沒有必要,他們抱著什麼樣的目的,他們讀了以後將來怎么樣。學校辦這樣的一種專業,又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等等。應該說有很多的誤區,很多的誤解。

你們這些在企業身經百戰的人,為什麼還要去讀書?你們是否有一種鍍金的思想?剛才曹榮同學說,是不是要把某些東西印在名片上,是不是這樣一個很小的目的?所以,我覺得這些問題事實上無論大小,把它歸納起來就是說emba作為一個群體的話,作為一個階層的話,跟社會怎么樣去溝通,怎么樣讓社會了解emba本身的價值,這個價值不是通過了解產生的,是通過emba本身,我們這個群體,這個階層大家的努力,去實現這種價值。那么,這種溝通,我覺得像這些活動,這些活動經過媒體擴散,可能都是把有關emba的信息擴散出去,也是和那些跟整個社會有了一定的溝通。那么,這種溝通經常性,有效性,規範性,我覺得可能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現在每個學校的emba都是獨立的,可能通過一些教學會議,通過一些研討會議,大家會走到一起。那么,作為一個階層話,我們在考慮它的社會責任時,我覺得我們怎么去建立和這個社會溝通的橋樑,這個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這是我的意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