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MBA聯考-管理模擬試題二及答案(5)

二、 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40分) 
25.綠色和平組織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其活動蹤跡遍布全球每一角落。它對於一家石油化工企業來說,屬於組織環境因素中的哪一類? 
a一般環境因素中的社會環境 c一般環境因素中的經濟環境 
c特殊環境因素中的政府機構 d特殊環境因素中的特殊利益團體 
26.有人說,教師不是管理者,但也有人不同意此觀點,正確的觀點是: 
a教師是管理者,因為在教學過程中同樣要行使計畫、組織、領導、控制的職能 
b教師不是管理者,因為教師沒有下屬 
c教師是管理者,因為教師的工作是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的,是一種管理工作 
d教師不是管理者,因為沒有行政級別而只有職稱的高低 
27.量本利分析法是用於哪一類決策的方案選擇法: 
a程式性決策 b確定型決策 
c風險型決策 d非確定型決策 
28.現有很多公司實行了彈性工作制,員工可以自行安排工作時間,甚至有的從事特殊工作的人可以利用公司提供的網際網路等資源在家裡辦公。這樣他們對工作和個人的家庭、社交生活也有了較大的自由度。當然也有一些人是必須每天去公司上班的。你認為該公司的管理者所持有的對人的認識主要是傾向於哪一種? 
ax理論 by理論 cz理論 d 社會人 
29.某企業經過多年的市場競爭,已成為名牌企業,其主導產品在市場上一直占有較高的份額。但是近兩年由於種種原因,銷售增長率偏低。該企業現在經營的主要方向應當是: 
a增加投資,用於擴大生產規模,有限供應此類業務所需的資源,鞏固和提高市場占有率 
b該產品已進入成熟期,應逐漸放棄,把資金和其他資源投入到新產品的開發中,去開拓新的業務 
c加強行銷工作,以維護和增加當前的市場份額 
d加強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 
30.時下,公司之間互相對人才“挖牆腳”、員工集體“跳槽”的現象經常發生。對於這種現象,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下面哪條觀點是最有道理的? 
a“良禽擇木而棲”,這種現象很正確 
b人才也是一種資源,也應與其他資源一樣能夠在市場上自由流動 
c這只能說明被“挖牆腳”、被“跳槽”的公司管理不善,留不住人才 
d這些離開公司的員工缺乏職業道德 
31.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當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之後,另一種更高層次的需要就會占據主導地位;當某種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之前,便可以將其作為激勵因素。可是有一位管理者發現,無論支付多少工資,員工永遠也不會說夠了,工資的激勵作用似乎在下降。到底應該怎樣才能客觀看待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a馬斯洛的理論是有缺陷的,實際上人的欲望是永遠也滿足不了的 
b 馬斯洛沒有錯,但還應看到,金錢不是萬能的 
c 馬斯洛沒有錯,沒有一種需要會得到完全的滿足,但只要得到部分滿足,人就會產生別的需要 
d馬斯洛的理論是50年代提出的,該理論已不能完全適應現實了,應作出某些修正之後才能加以運用 
32.某人因獲得上司的賞識而被提拔為部門主管,但上任之後卻得不到同事們的支持,與同級之間的關係也遠不如從前。此時,上司交給他的部門一項時間性很強的工作,此部門的人員均為精兵強將,對於做這樣的工作根本不在話下。這位主管應當如何去開展工作? 
a首先應當與下屬進行充分的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同心協力才能搞好工作 
b在這種情況下,這位主管應當利用自己的法定決策權和獎賞權。指揮並命令下屬去完成工作 
c去找上司,從上司那裡得到更多的支持 
d多關心下屬,了解他們的需求,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各種積極性 


參考答案: 
二、選擇題 

25. d 26. b 27. b 28.b 29. c 30. d 31.d 32. b 3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