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的農業和稅收政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中科事務所聯合設立了農業和稅收政策國際比較研究課題。為此,與中心國際局合作組團赴歐洲若干國家進行了考察。現將對歐盟農業和稅收政策的考察及與中國有關情況比較的認識、體會報告如下。
一、歐盟共同農業政策
今年是“歐元”亮相的第一年,所到之處,均能看到歐洲一體化的強勁勢頭,其中農業和農村發展更是這一進程中的主鏇律。

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是根據1957年簽訂的《羅馬條約》成立的。1960年6月30日,歐洲委員會(簡稱歐委會)就創建共同農業政策提出議案,經過6個月的深入談判,確定了共同農業政策結構的最初框架。1962年1月,確立了共同農業政策的總方針。
由於歐共體最初的6個成員國都是農產品淨進口國,因此,歐共體共同農業政策的主要目標是:提高農業生產率;增加農產品產量,穩定市場,提供有效供給;穩定提高農業生產經營者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為消費者提供價格合理的食物。為了確保政策目標的實現,歐共體明確了遵循共同農業政策的三條原則(現歐盟依然執行這一原則),一是建立允許農產品自由流動的統一共同市場;二是享有優先權,共同採取各種措施限制外部廉價農產品進入共同市場;三是承擔共同財政責任,歐共體各成員國要繳納一定的費用,以建立共同農業發展基金。
歐盟現行的共同農業政策既是早期歐共體建立的基石,又是歐洲有關國家整個經濟結構長期變動的產物,是國際貿易格局變化的結果。1993年歐共體才改為歐洲聯盟(簡稱歐盟)。共同農業政策是目前歐盟諸國最重要的共同政策和經濟運行中的核心。它成為單一市場的先驅者(這個市場保證在歐盟15個成員國內,商品、服務、資金和勞力的自由流動)。它是政治和經濟的結合點,把共同體的不同部分聚集在一起。以1992年為界,可將共同農業政策劃分為新舊兩個時期的政策。
(一)舊的共同農業政策
共同農業政策產生於歐洲大部分食品生產處於財政赤字的時期。它的結構設計符合歐洲當時的發展狀況。實質上,共同農業政策確實支持了內部價格和收入:諸如通過協調、邊境保護,或在沒有邊境保護的地方採取高額支付的形式,給使用共同體農產品的生產者和加工者,因共同體的存在而不得不支付比世界市場價格更高的價格。
當時歐共體國家的這一政策給經濟成長及對歐洲提供物美價廉食品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使當時的通貨膨脹得以緩解,擴大了農產品出口,有利於外貿收支平衡,促進了農業生產迅速發展,農場主收入有所增加。直到90年代中期,在整個預算條款當中,共同農業政策仍是歐盟經濟政策中的最重要部分。歐盟那時為世界上農產品的最大進口國和第二大出口國。
在共同體存在大量過剩農產品的時候,與財政赤字相關的系統暴露出許多不足:
  ァねü干預和產品援助提供的價格和保證,以超出市場吸收能力的增長率刺激產量的增長。1973年至1988年間,歐共體內農業生產量增長2%,而內部消費僅增長0.5%。
·導致對市場價格有消極影響的某些部門代價昂貴的盈餘有所加大。
·另外,與某些貿易夥伴之間緊張狀態的加劇擾亂了歐盟在世界市場份額和對世界市場價格的影響力。
·某些地區集約生產對環境產生消極影響。
·這個體系沒有全面考慮絕大多數小型和中型家庭農場的農業收入。
·在日益增長的經費範圍內這種狀況尤其難以接受。
總之,到80年代未期,產生了改革的共識。共同體結構適應了60年代的發展,在70年代運行良好,但在80年代卻顯示了致命的弱點。因此設計一項適應90年代發展的政策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