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公司申請股票上市應注意幾項稅收政策

按照我國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其中“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是必備條件之一。這裡,企業連續三年盈利是相對於企業的會計利潤來講的,一般地,企業的盈利多,則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也隨之增多,反之,企業的盈利少,所得稅稅額則相應降低。因此,為了節稅,企業常常採取一些適當的會計處理方法,以減少會計利潤,從而相應減少稅收負擔。

對於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如果公司申請上市,則需要保證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因此,如果能採取一定的方法,可以既保證會計利潤不減少,又能使應納稅所得額下降,對股份公司來講是相當重要的。
  一、固定資產折舊:會計上直線折舊,稅收上加速折舊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規定,對促進科技進步、環境保護和國家鼓勵投資的關鍵設備,以及常年處於震動、超強度使用或受酸、鹼等強烈腐蝕狀態的機器設備,可由納稅人提出申請,經當地主管稅務機關審核,逐級報國家稅務總局批准後,按照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方法進行納稅調整。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在進行會計處理時,原採用的直線折舊法(或工作量法)不變,而在申報企業所得稅時,則可以申請加速折舊,其折舊差額部分直接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二、技術開發費:會計上按實列支,稅收上加扣50%
財工字(1996)41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有關財務稅收問題的通知》規定,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各項費用,包括新產品設計費、工藝規程制定費、設備調整費、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試驗費、技術圖書資料費、未納入國家計畫的中間試驗費、研究機構人員的工資、研究設備的折舊、與新產品的試製、技術研究有關的其他經費以及委託其他單位進行科研試製的費用,不受比例限制,計入管理費用扣除。
  國有、集體工業企業及國有、集體企業控股並從事工業生產經營的股份制企業、聯營企業發生的技術開發費比上年實際發生額增長達到10%以上(含10%),其當年實際發生的費用除按規定據實列支外,經由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批准後,可再按其實際發生額的5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例如,某企業上年度發生技術開發費120萬元,本年度“管理費用——技術開發費”賬戶實際列支開發費160萬元,本年度會計利潤總額為800萬元。由於本年度實際列支的開發費比上年實際發生額增長已超過10%[(160-120)÷120=33.33%],因此,在計算所得稅時,除了可以按實扣除管理費用中列支的160萬元技術開發費外,還可再加扣80萬元(160×50%)的應納稅所得額。經過納稅調整後,計稅利潤為720萬元(800-80),而會計利潤仍為800萬元。
  三、投資抵免:會計利潤不變,直接抵免所得稅款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於1999年12月8 日頒布實施了《技術改造國產設備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暫行辦法》[財稅字(1999)290號],該辦法規定,凡在我國境內投資於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技術改造項目的企業,其項目所需國產設備投資的40% 可從企業技術改造項目設備購置當年比前一年新增的所得稅中抵免。企業每一年度投資抵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不得超過該企業當年比設備購置前一年新增的企業所得稅稅額。如果當年新增的企業所得稅稅額不足抵免時,未予抵免的投資額,可用以後年度企業比設備購置前一年新增的企業所得稅稅額延續抵免,但抵免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例如,某公司技改項目2001年設備投資額為1000萬元,若2000年應納所得稅額為100萬元,2001年稅前會計總額為1600萬元,按規定應繳納企業所得稅528萬元,但因享受投資抵免稅收優惠,可以在新增的428萬元(528-100)稅款中抵免400萬元(設備投資額的40%),抵免後實際應納所得稅額為128萬元,而會計利潤仍為1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