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企業財務管理法規的構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制度應當以現金流為主要對象,發揮規範財務行為,理順財務關係,管理財務風險,維護財務秩序的作用。因此,新型的企業財務制度體系的內容應當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界定財務責任。
    企業是獨立法人,其內部治理結構包括出資人、經營者兩個層面,不同的財務利益決定其不同的管理責任。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企業經營者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責任主要由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作出安排。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並非按照《公司法》組建的,出資人與經營者之間往往存在職能“錯位”、“越位”或者“缺位”現象.比如對外投資,本來是屬於出資人決策的轉移資本行為,而往往由經營者決策;企業改制也往往由經營者操縱;在內部分配方面,優勢企業千方百計向職工傾斜,而劣勢企業則想方設法拖欠甚至降低職工的合理報酬。究其原因,在於出資人與經營者之間財務管理的職權不分,責任不明,導致企業財務行為的無序。因此,新型企業財務管理法規應當站在社會管理者的角度,客觀公正地界定企業相關利益主體的財務管理職責,彌補我國企業組織法律、法規的缺失。

(二)引導資本流向。
    不論是國有資本、外商資本,還是民間資本,都具有逐利性,而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和政策具有階段性。資本順應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目標,與政策流動,可以降低風險並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本增值;如果資本逆勢而行,則將增大投資風險甚至虧蝕。因此新型企業財務制度體系應當通過有效的制度安排,包括發揮財政政策的導向作用,向企業傳輸財政管理理念,將市場對經濟資源的基礎配置作用同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與政策密切結合起來,為各類資本建立起安全、流動與增值的機制,引導各類資本的流向。
(三)規範資產處置。
    企業擁有的各類資產屬於企業法人財產,其處置屬於企業經營事務,應當由經營者根據出資人的授權進行。但是,如果企業出資人或者經營者對資產的處置行為雜亂無章,處置方向五花八門,將導致社會經濟秩序混亂,影響社會公共利益,也不利於企業健康發展。現實生活中,一些企業由內部人控制,資產以低價出售、通過關聯交易轉移企業利益、隨意放棄資產權利導致企業損失等行為時有發生,侵害了所有者、債權人、職工的利益,侵蝕了國家稅基。因此,新型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體系應當按照有利於社會公共利益與企業利益和治理社會經濟秩序的原則,對企業資產處置事項、處置方式、處置作價、處置方向等作出行為規範。
(四)約束財務開支。
    企業財務開支有哪些項目,按什麼標準執行,屬於企業經營者的權利,也是企業生產經營所必需的。國家通過稅收管理維護稅基,出資人通過企業治理結構以及內部財務控制維護資本權益。問題在於我國有關財務規範的經濟法制不是很健全,很多企業的財務活動實質上依靠經營者的職業道德來約束,而企業經營者一旦發生道德風險,便會損害公共利益,造成社會經濟秩序混亂。比如:業務招待費,本應當用於企業正常業務往來的招待開支,而經營者用於個人需要或者開支與企業業務無關時,雖然在稅收制度允許的開支標準內,但是侵害了出資人的權益,且容易引發行賄等違法違紀行為,擾亂經濟秩序。又如職工工資,控制工資標準可以增加國家稅收和出資人的投資回報,但是拖欠職工工資,或者把工資標準降低到法律規定的最低線以下,便侵害了職工權益,造成社會分配不公。因此,新型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體系應當從維護公共利益、實現社會公平、治理經濟秩序角度出發,通過建立公認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規範,引導、約束企業財務開支行為。
(五)調節收益分配。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實現的利潤如果過度向出資人分配,將削弱企業的再生產能力,不利於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如果過少分配,又將抑制出資人的投資積極性,也不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企業利潤分配不完全是出資人的財務問題,它既是法律問題,也是社會經濟管理問題。儘管《公司法》對公司制企業的利潤分配有規定,但沒有涵蓋所有企業類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對利潤提留的項目也作出了規定,但沒有法定的標準。國家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動產業升級,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允許勞動、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利潤分配,但尚未形成有關的法律制度。新型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體系應
當貫徹公平與效率的原則,正確處理企業資本積累與投資回報的關係,對企業利潤的分配依據、分配形式、分配標準、分配項目作出規範,以彌補當前法律、法規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