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講座六

  第六章 項目投資本章是財務管理的一個重點章節,近幾年每年分數均在20分左右,因此要求考生要全面理解、掌握。

第一節 項目投資概述
本節需要掌握的要點:
一、項目投資的含義與特點 二、項目計算期的構成
三、投資總額與原始投資額的關係四、資金投入方式

要點講解:
一、項目投資的含義與特點
項目投資是一種以特定項目為對象,直接與新建項目或更新改造項目有關的長期投資行為。

特點:(p198)
投資金額大;影響時間長;變現能力差;投資風險大

二、項目計算期構成:
項目計算期是指從投資建設開始到最終清理結束整個過程的全部時間。
   
  項目計算期=建設期+生產經營期n=s+p 
【例6-1】項目計算期的計算 某企業擬購建一項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為10年。
要求:就以下各種不相關情況分別確定該項目的項目計算期。
(1)在建設起點投資並投產。
(2)建設期為一年。
解:(1)項目計算期=0+10=10(年)
  (2)項目計算期=1+10=11(年)

三、投資總額與原始總投資的關係
1.原始總投資:(p201)反映項目所需現實資金水平的價值指標。是指為使項目完全達到設計生產能力、開展正常經營而投入的全部現實資金。
(1)建設投資:①固定資產投資、②無形資產投資、③開辦費投資
注意固定資產投資與固定資產原值不同
(2)流動資金投資(營運資金投資或墊支流動資金)
 ☆本年流動資金增加額(墊支數)=本年流動資金需用數-截止上年的流動資金投資額☆
 ☆經營期流動資金需用數=該年流動資產需用數-該年流動負債需用數 ☆  【例6-2】項目投資有關參數的計算
企業擬新建一條生產線,需要在建設起點一次投入固定資產投資100萬元,無形資產投資10萬元。建設期為1年,建設期資本化利息為6萬元,全部計入固定資產原值。投產第一年預計流動資產需用額為30萬元,流動負債需用額為15萬元;投產第二年預計流動資產需用額為40萬元,流動負債需用額為20萬元。
根據上述資料可計算該項目有關指標如下:
(1)固定資產原值=100+6=106(萬元)
(2)投產第一年的流動資金需用額=30-15=15(萬元)
    首次流動資金投資額=15-0=15(萬元)
  投產第二年的流動資金需用額=40-20=20(萬元)
  投產第二年的流動資金投資額=20-15=5(萬元)
    流動資金投資合計=15+5=20(萬元)
(3)建設投資額=100+10=110(萬元)
(4)原始總投資額=110+20=130(萬元)
2.投資總額:(p202)是反映項目投資總體規模的價值指標,它等於原始總投資與建設期資本化利息之和。
投資總額=原始總投資+建設期資本化利息
上例中:(5)投資總額=130+6=136(萬元)

四、資金投入方式a、一次投入、b、分次投入
(p202)【例6-2】本題中流動資金的投入方式是分次投入,第一次投入發生在建設期期末,第二次投入發生在生產經營期第一期期末。

第二節 現金流量及其計算
一、現金流量的含義
(一)現金流量的定義(教材p204)
理解三點:1.財務管理中的現金流量,針對特定投資項目,不是針對特定會計期間。
    2.內容既包括流入量也包括流出量,是一個統稱。
  3.不僅包括貨幣資金,而且包括非貨幣資源的變現價值。
(二)現金流量的構成1.初始現金流量2.營業現金流量3.終結現金流量
(三)確定現金流量的假設
1.投資項目類型的假設:假設投資項目只包括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完整工業投資項目和更新改造投資項目三種類型。
2.財務可行性分析假設:假設該投資項目已經具備國民經濟可行性和技術可行性。
3.全投資假設:即使實際存在借入資金,也將其作為自有資金對待。不區分自有資金或借入資金,而將所需資金都視為自有資金。歸還借款本金、支付借款利息不屬於投資項目的現金流量。(掌握)
4.建設期投入全部資金假設
5.經營期與折舊年限一致假設(考試時一般不會告訴折舊年限)
6.時點指標假設:建設投資在建設期內有關年度的年初或年末發生。流動資金投資則在經營期初(或建設期末)發生;經營期內各年的收入、成本、折舊、攤銷、利潤、稅金等項目的確認均在年末發生;項目最終報廢或清理均發生在終結點(但更新改造項目除外)。
7.確定性假設:假設與項目現金流量有關的價格、產銷量、成本水平、企業所得稅稅率等因素均為已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