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築設計通則(一)

 總 則 
1.0.1 根據建設部《關於印發二000年至二00一年度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制訂、修訂計畫》建標[2001] 87號文的通知,對《民用建築設計通則》jgj 37—87進行修訂。
《民用建築設計通則》jgj 37—87自1987年頒布實施以來,在規範編制、工程設計、標準設計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但隨著國家經濟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1世紀初期對各項民用建築工程在功能和質量上有更高、更新的要求。 
原《通則》定位是“各類民用建築設計必須遵守的共同規則”,在建設部制訂《城鄉規劃、城鎮建設、房屋建築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的“建築設計專業”中本通則處於第二層次——通用標準,根據其通用性和重要性,建設部將其提升為國家標準,作為民用建築工程使用功能和質量的重要通用標準之一,主要確保建築物使用中的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公共利益,並要保護環境,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本通則是民用建築設計和民用建築設計規範編制必須共同執行的通用規則。本著“增”、“留”、“刪”、“改”四原則對原《通則》進行修訂。 

 1.0,2 本通則適用於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築設計。原《通則》只適用於城市,由於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城鄉經濟和技術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無論是城市還是村鎮,對民用建築工程質量都不能放鬆,根據防火規範等有關規定適用於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築工程,本通則作為國家標準也應適用於城鄉。鄉鎮建築一般規模小、標準低,但所訂日照、通風、採光、隔聲等標準在鄉鎮廣大地區更容易做到,地方上也可根據本通則內容和具體情況制訂地方標準或實施細則。 

 1.0.3 根據原《通則》中的設計基本原則和現代要求,加以補充和發展。如增加了人、建築、環境的相互關係,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體現以人為本原則等,這些要求無量的指標,但作為設計的重要理念和原則,不可忽視。國家有關的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主要是指《建築法》、《城市規劃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等。 

術 語 

2.0.10 “用地面積”指詳細規劃確定的一定範圍內的用地面積。 

 2.0.11 容積率主要反映用地的開發強度,由城市規劃確定。通常“建築面積總和”指地上部分建築面積總和,“用地面積”指詳細規劃確定的一定用地範圍內的面積;但國內有個別城市,根據當地具體情況,是以地上和地下的建築面積總和來計算的。地面架空層是否計人總建築面積,按各地區規划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辦理。 

 2.0.12 綠地率中的“地區總面積”為獨立開發地區(如城市新區、居住區、工業區等)。綠地率不同於綠化覆蓋率,後者包括樹冠覆蓋的範圍和屋面的綠化。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上有覆土層的是否計人綠地面積,各地區有不同的規定,如北京地區覆土層在3.0m以上的可計人綠地面積,重慶地區覆土層在1.20m以上的可計人綠地面積等等。北京地區為了鼓勵屋面綠化,規定屋面綠化可以1/4計人綠地面積。因此,應根據各地規划行政主管 部門的具體規定來計算綠地面積。 
2.0.14 頂層的層高計算有幾種情況,當為平屋面時,因屋面有保溫隔熱層和防水層等,其厚度變化較大,不便確定,故以該層樓面面層(完成面)至屋面結構面層的垂直距離來計算。當為坡頂時,則以坡向低處的結構面層與外牆外皮延長線的交點作為計算點。平屋面有結構找坡時,以坡向最低點計算。
2.0.15 室內淨高中的有效使用空間是指不影響使用要求的空間淨高,有時是算至樓板底面,有時是算至梁的底面,有時是算至屋架下懸構件的下緣,或算至下懸管道的下緣,詳見本通則第6.2.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