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四學生的建議: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

一、選擇大城市?

優勢

在大城市學習不僅可以開拓思維,增長見識,而且也意味著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在二級城市的大學裡,無論是招聘單位的數量和質量遠不及大城市.雖然現在是網路時代,但訊息還是相對閉塞.(畢竟挑戰越多,機會越多)

劣勢

容易造成盲目的攀比心理.

綜合考慮:利大於弊

二、選大學還是選專業?

首先不否認名牌大學對學生就業有著很強的品牌效益,所以如果能考進名牌大學則選名牌大學不失為一種明智的做法.(如:cect、中國移動、海爾等大公司相當注重大學背景,而且我們學校招聘老師,要求不緊要是名牌大學研究生,而且要求在本科期間也必須就讀於名牌大學)但名牌大學的概念不僅僅局限於是重本學校(重點大學招聘的單位檔次、數量相對優於二類學校),真正的名牌大學是用人單位認可的學校,如北大、清華、川大等,如西南政法大學(重本大學)強項是法學,西南科技大學的強項是材料,但他們的國際貿易、工商管理(西科大重本專業)專業的在讀同學就業情況就不容樂觀.

我有一個朋友就讀於一個民辦高校專科,學數控工具機,還未畢業就與長虹簽定了協定,月薪2000元,西南石油大學的石油專業,成都理工大學的地質專業則是“買一送一”(不僅自己可以就業,單位還可以給他解決女朋友工作)

而我認識的一些同學學園藝、城建專業的同學,就很少有用人單位需要.而且很多本科生因找不到工作,去小公司跑銷售, 月薪僅為800元.

那報考最熱的專業就是最的好嗎?

也不見得,如國際貿易,工商管理,市場行銷就是報考比較熱的專業,但由於國際貿易對英語要求太高(至少英語6級),很多人就達不到,而且一些需要國際貿易專業的公司更青睞於名牌大學.(我去成都參加招聘會,只看到川大在招該專業,西華大學,成都理工,川師則是有這個專業,但沒人招.) 市場行銷許多用人單位都是不限專業,全憑嘴上功夫,而且待遇都不是很理想.工商管理:我認為管理和技術不同,不是看幾本書就會,管理位置炙手可熱,不是想當就能當的.在招聘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就相對較好,四川電力,龍湖地產,政府部門和各企事業單位需求均較大.

而大型企業急需的一些技術性相當強的專業則人才相對匱乏,往往降低要求錄取,如土木專業.反正我認為有技術就是比沒技術好.

孰優孰劣,應根據自身特長和發展方向而定.建議選專業要徵求孩子的意見.

三、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網上,資料關於大學的宣傳,統計只能作為參考不可全信.(我有朋友就吃過這方面的虧,但被錄取後悔之晚矣.)

建議在填報志願前,能親自去學校感受一下氛圍和向熟人了解一下該學校的就業情況.

四、關鍵在自己.

其實大學名氣和專業方向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自身的努力.(當然良好的學風和較強的師資力量也不可忽視)

好工作的必備條件:

硬體 英語6級(關鍵是口語) (在發達地區相當注重英語水平)

計算機2級(主要是辦公軟體的熟練運用和簡單的電腦硬體知識)

軟體 實踐能力 擔任學生幹部和具備實習經歷是一些用人單位相當看重的,其份量不可忽視.

學精自己專業,再考幾個跟自己專業密切相關的鐵證則是為以後找好工作錦上添花.(如:會計專業會計證、國家註冊會計師 法律專業 中國司法認證等。注:法律專業無此證,就業較難.)

大學期間 各種榮譽以獎學金最為重要(不能單純地理解為錢,那是大學期間學習能力的證明.)

為人處世能力、自我推銷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創新能力、團隊配合能力、獨立能力。

此外,大學期間耍朋友,也不是完全附面的,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很多靠自己找到工作的同學都有過談戀愛的經歷.

我認識一位英語專業的朋友,該專業在我校是一個普通專業,他就是憑著自身努力,擊敗專業對口的同學,進入明基公司.還有一位物流專業朋友,在長安汽車明確標明不收女生情況下,憑藉自己優異的成績,硬是讓單位破例錄用她.當然還有英語4級沒過,憑藉自己的自我推銷能力和實踐經歷找到好工作的(極少數),我法學院的朋友與龍湖地產簽定就業協定,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五、可以選擇鍍金

如果英語較好,可以選擇出國留學,但要考慮專業和中國是否認可該大學學歷,學制1-2年,歸國後,就是海歸研究生.從留洋的朋友那裡了解到,英國相對學費較高,紐西蘭、加拿大一般,德國、義大利較低.其中德國免學費,只用支付生活費用.一些大型國企和外企在注重實際能力的同時,也對海歸背景較感興趣.

當然我認為選大學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招生資料上,應該逆向思維,由“上大學找工作”向“為工作找大學”轉變.找好就業、就業發展空間較大的專業.同時也要有專業與今後工作不對口的心裡準備,其實大學學的很多東西在實際中用處都不大,主要是培養學習能力和一種處理問題的思考方式,當然由於我畢業不久,看問題不是很全面和透徹,難免摻雜著個人感情因素,在建議中難免有偏頗的地方,請網友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