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起跑線逼近聯考 小語種招生先起熱潮

  即便沒有超女冠軍、復旦大學法語系高才生尚雯婕的偶像效應,小語種在全國範圍內的普遍升溫也勢不可擋。
1月2日,包括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在內的全國19所高校非英語語種專業獲準提前招生,拉開了新一輪聯考填報志願的序幕。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新浪考試頻道聯合實施的一項調查顯示,在1526名志願受訪者中,73.8%的人願意報考外語類專業,其中71.8%的人更傾向於小語種專業,18.4%的人選擇了英語,9.8%的人沒有明確表態。可見,在外語類人才持續走俏的今天,小語種開始逐漸取代英語一統天下的局面,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學生所接受。

一向被視為冷門的小語種專業在近些年的走俏,是以就業率和薪酬屢創新低的現實為背景的。很多畢業生驚訝地發現,在學校里4年都處於邊緣位置、不怎么起眼的小語種專業,在就業市場上一下子成了香餑餑。

據中國教育線上報導 
,北京外國語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開設的十幾個小語種專業,100%的高就業率已經持續了好幾年。2005年以來,全國就業市場對精通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開始成倍增長,已經出現過十幾個單位爭搶一個畢業生的局面。

小語種的號召力已經影響到招生報考環節。早在2005年4月,北京學生報考小語種的錄取比例就已經高達50∶1。2006年年底,四川省教育局預測,本省小語種專業的錄取率將由去年的6∶1上漲到10∶1左右。

本次調查顯示,大家之所以願意學習小語種,首要原因在於“人才緊缺,好找工作”(55.6%),其次是因為“對使用該語言國家的文化有興趣”(45.9%)。此外,“使用該語言的國家與中國交流頻繁”(26.3%)、“收入水平高”(27.2%)、“物以稀為貴,學出來就是專家”(25.5%)等都是小語種的吸引力所在。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除了在就業過程中明顯具有優勢之外,不少小語種專業的在讀學生就算勤工儉學,也能找到“含金量”更高的工作。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班牙語系的大三學生小李,前段時間陪同一秘魯商人輾轉汕頭、上海、義烏當隨身翻譯,日進70美元,短短20天就成了“萬元戶”。記者了解到,按照市場價格,“西譯漢”(把西班牙語翻譯成漢語)的筆譯價格為200元/千字,“漢譯西”的價格則會更高。相比之下,“英譯漢”的筆譯只有80元/千字,低的甚至只有50元。

調查顯示,在回答“你認為學什麼小語種最有利”的問題時,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排在了前三位,獲選率分別為50.3%、39.6%和34.9%。這三類明顯處於“第一集團”的語言,不僅是聯合國的通用語言,使用人口數量也比較大,算得上是小語種里的“大戶人家”。

日語、韓語是調查中的“第二集團”,這無疑與中國近些年加強與亞洲鄰國之間的各類交往密切相關。不僅如此,日企、韓企在華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也促使更多的人願意把日語、韓語作為自己的專業。

阿拉伯語是近兩年火起來的“新秀”,在本次調查中被16.3%的受訪者認為是最有利的語言專業。記者了解到,北大、北外等阿拉伯語專業的畢業生,往往是還沒等到畢業,就被央視、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石油、中海油等非常有“錢”途的單位預訂一空。

小語種好就業的現實,使得很多家長和學生在聯考報志願的時候“劍走偏鋒”,專挑沒聽說過的專業報名。專家指出,報考這類“熊貓級”的冷門外語專業,一定要謹慎評估風險。畢竟冷門專業需求量少是事實,4年後的就業形勢很難預測,還是應該尊重孩子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況且,小語種學起來有難度,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記者在一個學阿拉伯語專業學生的部落格上看到,阿語號稱全世界第二難學的語言(第一難學的據說是中文)。他提到,前兩屆學生曾出現過,一個班20個學生中有一半考試不及格的情況。“阿拉伯語太難了!一共28個字母,每個字母12種發音、12種寫法。自己算一下28×12=?”在第一節阿語課後,他在部落格上抱怨道。一個星期以後,他發現“阿語的發音好詭異,有的像打嗝,有的像嘔吐(這個僅是初學者的感覺——編者注)。其他語種的同學已經會基本的問候和寒暄了,可是我們班同學就學會一句‘你好’,連‘再見’都沒學會。”在他看來,面對一門完全陌生的語言,其中的困難和挑戰遠比想像中大得多。

有語言學專家指出,事實上,大學生已經過了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因此要想學好一門外語,更需要下苦功夫。可是為了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很多人寄希望於學習第二外語來給自己增加求職的砝碼。本次調查顯示,78.8%的人表示會利用課外時間來學習第二外語。

有需求必然有市場。記者在一所大學校園中看到,幾乎所有的電線桿子和公告欄上,都糊滿了各式各樣的外語培訓廣告,其中不乏西班牙語、義大利語、阿拉伯語等比較難學的各類小語種。

調查中,分別有5.8%、2.5%和2.1%的人認為,既然要學小語種,就該選擇希伯萊語、斯瓦希里語、豪薩語等小語種中的小語種來學。希伯萊語是以色列的通用語言,而斯瓦希里語、豪薩語都是非洲大陸多數國家的通用語言,適用人口眾多,前景也是相當廣闊。儘管調查中76.8%的受訪者聲稱“不會因為某種語言的使用範圍是已開發國家或富裕地區而選擇該語言”,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這些“小”小語種在我國的知名度和認可度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