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考公務員到底惹誰了

  作者這篇文章“博士考公務員說明了什麼”放在了公務員考試網頁的頭條,確實很吸引眼球,相信也引起了轟動效應吧!可我對於作者的觀點:“博士考公務員不是好事”,卻不贊同,而且深存疑問。這裡,我並不想改變作者的觀點,只是想表達我個人對博士考公務員的一些看法,並向作者介紹一下一個在社科院研究生院生活了4年半、從碩士讀到博士的我看到、聽說的社科院博士們的真實狀態,因為從作者的文章中,找不到作者在社科院研究生院生活過的痕跡,同時還要解釋由作者的文章引發的對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制度的質疑。

一、牐牴賾“當公務員總的來說利益巨大,對博士生們有莫大的吸引力”的幾點質疑:

首先,我承認公務員對博士生們確實有很大的吸引力,但被公務員魔力所吸引的不僅是博士,更多的是本科生和碩士生,這從公務員報考人數比例很清楚,可為什麼本科生、碩士生報考公務員是正常事,而博士生報考公務員就變成了“怪事”、“焦點”?何時“博士”在選擇自己喜愛的職業上也遭到此種“歧視”!作為一名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我深感悲哀!

其次,我認為博士選擇公務員,主要原因是專業對口。一名博士讀書近22年,這種學習如果沒有一定的理想和執著精神,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完成的。其深厚的專業積澱不僅比較適合某些公務員的工作性質,如政策研究類公務員,而且在求學過程中所養成的嚴謹邏輯思維習慣,也是作為公務員所應具備的素質。既然條件符合、專業對口,那為什麼“博士”報考公務員遭到如此“質疑”呢?。難道就因所謂的“博士”就業易於碩士和本科,博士就應該紳士地放棄自己喜愛的工作退出公務員考試制度,而為碩士生和本科生讓出就業機會嗎?我們的公務員考試制度,目的是選拔出優秀適合的人才,組成一支優質、高效的公務員隊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充分為人民服務,只有經過競爭的優勝劣汰,只有能適應社會、回報社會的人才能獲取相應職位。

二、牐牴賾“博士學位比較好拿,因此博士生們才會不顧機會成本與年齡劣勢(本來就差異不大),甘願與碩士生、本科生、大專生同場競爭”的幾點質疑——兼為社科院博士們正名

首先,關於“博士學位比較好拿”,我想問作者個問題:“作者做過何種調研,有何數據顯示博士學位比較好拿?既然是比較好拿,那比較的對象又是誰?難道博士學位比本科、碩士學位更好拿嗎?”我不了解其他學校的博士狀況,所以不敢妄言,這裡我只想說說社科院博士們的普遍狀態。

情景一:社科院研究生院校園,如果你向正在寫博士畢業論文的博士提問:“論文寫作期間,最喜歡做什麼事情?”許多博士都會回答:“每日統計寫作字數,只要每天能寫出字來就感到很幸福。”也有些人會認為所謂的“博士論文”不是“碼字兒”嗎?其實非也。每個博士畢業論文,思想性、理論性和創新性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他們書寫博士畢業論文一般都要經過深思熟慮,思考的時間多了因此寫作過程就拉長了。我知道的一個“快手”博士每天也才能寫500字左右,他說每天最高興的就是一個一個字的點數字數。word程式原有字數統計功能,而博士竟然要各個點數,可見其對文字的珍視,也可見博士畢業論文來之不易啊!

情景二:社科院研究生院某位已畢業法學博士,在談及自己的博士論文寫作過程時,說:“簡直是磨礪!導師要求很嚴格,對每位博士交來的畢業論文都要逐字逐句閱讀、推敲,再一一駁倒,最後要求‘重寫’!那時簡直都要崩潰了,發瘋了!寫作的過程實在太痛苦了,生活就像是地獄。可畢業以後,卻十分感謝自己的恩師,因為寫作過程磨礪了自己的意志、練就了嚴謹思維習慣,使自己受益匪淺!”一句“簡直都要崩潰了,發瘋了”,多能表現那位博士的心情啊,博士論文簡直就是要命!假如博士學位如作者所言如此“好拿”,那位博士“發瘋”之感又從何而來呢?但可能有人說這僅是那位博士所感,有些偏頗;但事實是該導師指導的所有博士都有同感,那我們就不得不相信該導師的治學嚴謹和博士畢業論文的難度了!

情景三:社科院研究生院校園,在教室里很少看到博士們,但走進宿舍、網路資料室、圖書館,又不乏他們的身影。常常見到他們捧著厚厚的中、外文原著,認真品讀、細細思考。他們說畢業不僅要公共課達到70分以上,畢業論文要通過匿名評審,要在專業核心期刊上發表兩篇學術論文。聽說法學05級畢業博士就有因公共課未達標或未達發表文章數量或未通過畢業論文開題而延期畢業的,雖然只有4、5人,數量不多,但占了學生總數的1/9。這些都給了他們巨大壓力,什麼“寬進寬出”,他們沒有感受到,只覺得被無形和有形的壓力一直籠罩著!

可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畢業,很不容易,用句老話要靠“辛勤和汗水”!

其次,關於機會成本和年齡劣勢,是否可以這樣理解由於博士生年齡普遍大於碩士生和本科生,思維較之緩慢,不適應測試個人反應能力的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即使報考了公務員,往往因為成績不及格而且淘汰,徒然增加了考試費用和心力。我們做個換位思考,每個應考人員都會考慮自己的優劣勢,考慮機會成本,博士會與碩士生和本科生同樣靠這個問題,之後如果決定報考了公務員,可以說許多人認為自己有這種公務員的能力,即使名落孫山,那又何妨,不能說落敗就很丟人、不應該,只要為自己的理想奮鬥過,失敗又怎樣?既然有理想抱負的人可以嘗試,那博士又有何不能?即使失敗,他們也未曾失去什麼,而是得到了知識和經驗。

  以上,就是我,一個社科院法學博士生不吐不快的一些話,希望能有所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