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體會:國家公務員招考六大怪

一年一度的國家公務員招考報名活動已經結束。報考人數再創新高,平均每37個人才能選出一個公務員。這么金貴的名額,不由得我們不重視。每種考試都會有其特有的報名限制。本次招考的大多數要求應該說都是合理的,如要求必須36周歲以下,一些崗位需要碩士以上學歷、黨員身份等等。但美中不足的是,一些尚不合理的限制條件將肯定使一些很優秀的、本能勝任崗位的人最終與他們心愛的職位失之交臂。華文公務員研究中心的專家就下面這些不甚合理的限制要求,與大家一起討論。

1.京城裡好當官

這是所有限制條款中爭議最大的。一些人更激憤地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哀嘆。有網友說:“我細心查閱了2005年國家機關公務員招考簡章,得出的結論是國家機關公務員招考不過是北京人的專利。因為除財政部在補充通知中說明不帶附加條件和一些駐外機構外,幾乎所有部委在京崗位的招考備註欄中,都長著‘在職人員須有北京戶口’的尾巴,也難怪大家氣憤。

北京人的“競爭優勢”問題由來已久,聯考比別的省市錄取線低得多也是事實。毫無疑問,“惟才是舉”應該是其最高也是惟一的原則。打破地域限制,搞五湖四海,任人惟賢,人盡其才,歷來是我黨組織人事工作的優良傳統,也是必須長期堅持的選人用人標準。

2.年齡小的更好考

“應屆考生優先,在職考生須具三年以上工作經驗”,這是很多招考職位後限制的條款。另有一些職位是“應屆、在職均可,在職生工作不超過兩年”,“本職位只招應屆生”。   可見,應屆畢業生是公務員最大的一組客群。誠然,應屆生有衝勁,有活力,思維受限制少,可在一些崗位上創造出一定的成績;但同樣也有毛躁、缺乏經驗、處世不周等缺點。而公務員的崗位多是國家要害部門,工作以穩妥為第一要務,在“無過”的基礎上再求“有功”。公務員固然需要新鮮血液的補充,但全盤收錄應屆生的做法還有可商榷的餘地。

 3.進了這個村,甭想別的店

大家都聽過這句俗話:“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用來形容好東西只此一家,別無分店。而公務員招考中,也有類似的規定:每位考生只準報考一個單位中一個部門的一個職位。具體點說,就是報了人事部,不能再報商務部;報了後勤科,不能再想保衛科;即使乾的工作相同,報了普通科員級別的,就不能爭取副主任科員級別的職位。就像一個蘿蔔一個坑,報考人員必須具備遠程制導飛彈的精確性,一舉命中預計的那個坑中,不能有絲毫偏差。

我們承認,公務員的確有其特殊性,招考中應該細化一些規則。可如此這般地將考生的志願圈定在一個最狹小的範圍之內,不允許多個志願的報考,是否會埋沒很多本來非常優秀的人才?聯考號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看看這座獨木橋的寬度:提前批錄取3個志願;第一、二批(有的省市有第三批)本科各三個志願,每個志願6個專業選擇。這還沒有算上專科,藝術、體育類院校等。與此相比,公務員考試可謂千軍萬馬過“頭髮絲”。

 4.面試憑啥要“單位”批准?

此次招考《報名方式》的“注意事項”里規定,筆試合格的人員進入面試時,須提供所在工作單位出具的同意報考的證明,否則不得參加面試。公民依法參與國家事務管理是憲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政治權利,只要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符合報考的基本條件,為何必須經過單位批准?

換一個角度想,已經有工作的人,考公務員,就是想跳槽到另一個單位。這樣改換門庭的事瞞還來不及呢,怎么還能讓原單位的人都知道?就像一個男人有了新歡,拿著開好了的離婚證找到原配夫人:“老婆,我要跟別人結婚了,麻煩在這簽個字,”結果可想而知。  

 5.婚姻也是絆腳石

一些部委列出的條件還對婚否有所限制。例如:“如已婚,其配偶為北京戶口”、“未婚”。令人不解:配偶是否為北京戶口與應聘者能否做好公務員工作有什麼關係?結婚與否難道會影響公民做公務員的能力或資格,招來的“未婚”公務員難道以後就不結婚了?  

 6.你說這是為了啥

最近幾年的公務員招考中,有一點越來越突出:總是不斷有聲音說公務員的工資過低,吸納不了真正的優秀人才;而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報考公務員,甚至博士畢業,月薪過萬的人都不惜辭掉工作,報考一月僅有2000元工資的底層科員。到底是什麼力量牽引著他們做出這樣的選擇?公務員的工資是高還是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