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公文寫作備考要點(2)

  6、黨政機關的通用公文文體

(1)規範性檔案(2):條例。用於黨的中央組織制定規範黨組織的工作、活動和黨員行為的規章制度。規定。用於對特定範圍內的工作和事務制定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範。

(2)領導指導性檔案(6):決議。用於經會議討論通過的重要決策事項。決定。用於對重要事項作出決策和安排。指示。用於對下級機關布置工作,提出開展工作的原則和要求。意見。對於重要問題提出見解和處理辦法。通知。用於發布黨內法規、任免幹部、傳達上級機關的指示、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發布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有關單位共同執行或者周知的事項。通報。用於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況。批覆。用於答覆下級機關的請示。

(3)公布性檔案:公報。用於公開發布重要決定或者重大事件。

(4)陳述呈請情檔案:報告。用於向上級機關匯報工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答覆上級機關的詢問。請示。用於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准。

(5)商洽性工作:函。用於機關之間的商洽工作、詢問和答覆問題,向無隸屬關係的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准等。

(6)會議檔案:會議紀要。用於記載會議主要精神和議定事項。

公文文體與結構常識

套用文體區別於其他文體的特殊屬性主要有直接套用性、全面真實性、結構格式的規範性。

公文屬於特殊套用文,其區別於一般套用文的特殊性特徵表現為:被強制性規定採用白話文形式;兼用議論、說明、敘述三種基本表達方法。

公文的基本組成部分有:標題、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簽署、主題詞。

公文的其他組成部分有:文頭、發文字號、簽發人、保密等級、緊急程度、主送機關、附屬檔案及其標記、抄送機關、注釋、印發說明等。 印章或簽署均為證實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實性及公文效力的標誌。

二、公文文體與結構常識

(一)、公文的格式

1.眉首部分 眉首部分又稱文頭部分在行政機關公文首頁,置於紅色反線以上的各要素統稱眉首。眉首部分通常由公文份數序號、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識、發文字號、簽發人等要素構成。

(1)公文份數序號。是將同一文稿印刷若干份時每份公文的順序編號。如需標識公文份數序號,用阿拉伯數碼頂格標識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一般適用於比較重要的公文。

(2)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秘密檔案要註明密級,不涉及保密內容的普通檔案,沒有這個項目。公文需要標識秘密等級,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兩字之間空1字;如需同時標識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之間用“★”隔開。

(3)緊急程度。緊急程度是對公文送達和辦理時間的限度。公文如需標識緊急程度,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兩字之間空1字;如需同時標識秘密等級與緊急程度,秘密等級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緊急程度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4)發文機關標識。發文機關標識由發文機關全稱或規範化簡稱後加“檔案”組成。如“××省人民政府檔案”;對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標識發文機關全稱或規範化簡稱。發文機關標識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有25mm。對於上報的公文,發文機關標識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80mm。發文機關標識推薦使用小標宋體字,用紅色標識。字號由發文機關以醒目美觀為原則酌定,但最大不能等於或大於22mm×15mm。聯合行文時應使用主辦機關名稱在前,“檔案”二字置於發文機關名稱右側,上下居中排布;如聯合行文機關過多,必須保證公文首頁顯示正文。

(5)發文字號。發文字號又稱公文編號,是發文機關同一年度公文排列的順序號,由發文機關代字、年份和序號組成,如國務院檔案“國發[2004]3號”中,“國發”是發文機關代字,“2004”是發文年份,“3號”為檔案序號,表明這份檔案是國務院在2004年度制發的第3號檔案。如果一個機關的檔案數量較多,還可以在發文字號中加上一個類別標誌,反映檔案的業務內容或歸宿。幾個機關聯合行文,只註明主辦機關的發文字號即可。發文字號應在發文機關標識下空2行,用3號仿宋體字,居中排布;年份、序號用阿拉伯數碼標識;年份應標全稱,用六角括弧“〔〕”插入;序號不編虛位(即1不編為001),不加“第”字。

(6)簽發人。簽發人是指代表機關簽發公文意見的領導人姓名。上報的公文需標識簽發人姓名,平行排列於發文字號右側。發文字號居左空1字,簽發人姓名居右空1字;簽發人用3號仿宋體字,簽發人後標全形冒號,冒號後用3號楷體字標識簽發人姓名。如有多個簽發人,主辦單位簽發人姓名置於第1行,其他簽發人姓名從第2行起在主辦單位簽發人姓名之下按發文機關順序依次順排,下移紅色反線,應使發文字號與最後一個簽發人姓名處在同一行並使紅色反線與之的距離為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