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作文試題的變化特點

根據對近年來中央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的綜合、比較、分析、研究,我們擬概括出申論試卷進行論證這一道題的主要特點:

一、最後一題一般都是要求考生寫一篇文章,字數在1000——1500字。文體主要是議論文。以上試題中要求寫作的講話稿或報告在此情景中也應當是議論文。議論是其主要表達方式,但敘述,特別是概括敘述也必不可少,有時也需要說明。較少需要描寫和抒情。其基本要求表現在三個方面:論點鮮明,論證嚴密,論據充實。不過,表述年年有變化,強調重點有所區別。

二、字數一般要求在1000字左右。按考試時限150分鐘計,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那么,2000年要求考生總共寫作約1700字,文章1200字;2001年約1500字,文章1000字左右;2002年約1400字,文章800字左右;2003年約1600字,文章不少於1000字;2004年約2500字,文章不多於1500字。按照大學畢業生手寫速度平均每分鐘35個字計算,則需要的總書寫時間,2002年最少,約需40分鐘,2004年最多,約需要73分鐘。加上閱讀時間和中途停頓,對多數考生來說時間是不松也不緊,但少數速度慢的考生可能做不完。作為中央、國家機關的考試,最近五年的題量彈性偏大了些。按照多數人能在70%的時間做完來衡量,考試要求的總字數應以77分鐘能寫完為宜,也即約2700字(2685字)為宜。考慮到閱讀材料的字數變化和題型的變化,可以以此為上限,總字數不超過2700字,但書寫時間不能低於44分鐘,即不少於1540字。

據觀察,人們的語速有加快的跡向。中央電視台著名播音員夏青指出,在“文革”前17年裡,新聞播音平均185字/分左右,80年代未、90年代初約在200——220字/分左右,最近幾年來,提高到240——260字/分左右。有人做過一個統計,中央電視台某晚間新聞節目最快竟達到340字/分。他認為,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報告新聞的語速適當加快,這種變化是合理的。但以為越快越好,每分鐘播出的字數越多越好就未免失之偏頗了。

夏青的播音思想對我們是有借鑑作用的,隨著“小政府、大社會”的局面的逐步形成,每一個公務員所承擔的責任更多更大,需要在工作中簡明扼要、抓住重要信息進行迅速表達,以提高辦事效率,建立高效政府。按照一般講話6分鐘計,則要求申論文章的長度在1500字左右為宜。

三、寫作由開放式向封閉式轉變,由自由寫作向定向寫作轉變,寫作的針對性逐漸加強。或者說,對於寫作的針對性要求由潛在轉為顯在,由暗含轉為明示。試題的指向性更加鮮明,審題難度降低,答題要求更嚴。

從對上述基本特點的進一步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申論》試卷命題的科學化和規範化正在摸索過程中。整個試卷從三道試題減為兩道試題,但兩道試題基本涵蓋了三道試題的內容,即問題、對策(方案)、論證。如果說今後《申論》試題還要改革的話,很有可能將來只有一道,那就是“請你結合給定資料中反映的主要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並進行論證。寫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觀點正確,論證嚴密,語言通順,結構完整,卷面整潔。”

我個人認為,現在之所以還是兩道試題,很多省、市公招時《申論》依然是三道題,在於《申論》本身是一個新科目,評卷的主觀性和客觀性都比較強,誤差較大。說評卷主觀性強,在於《申論》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評分原則或參考答案。說其客觀性強,在於《申論》必須嚴格按照機關工作人員、公務員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行文風格、表達方式等來進行寫作,規定性很強。問題在於,由於整個國家上下對於申論的研究都不夠深刻,閱卷教師對於申論文章的把握常有分歧,難以形成統一的閱卷標準。題量多只是減少誤差的一個辦法,但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想法而已,實則上寫一篇文章決勝負必將是個大趨勢。因為公務員考試借鑑文官制度,文官制度源於科舉考試。申論與八股文本是有血緣關係的。今後,這種來自於八股文身上的某些與現實相符合適合當今考試的某些特徵將得到強化。

對於申論文章,很多考生在考場上下筆也不是無話可說,但作為申論文章,為什麼這樣寫,卻有相當部分人說不出個所以然。所以,很多申論文章往往帶有比較強的個性色彩,給評卷教師以書生氣濃的感覺。原因在於什麼地方呢?原因在於,在電視、網路極其發達的當今社會,很多考生已經漸漸遠離書報,對於那些淺顯易懂的信息的長期吸收,養成了他們的思維惰性,說話越來越具有幼稚化傾向。

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我是研究電視傳媒的,經過大量的理論和實例研究發現,電視一方面給客群傳播海量信息,但另方面,對很多客群來說卻是使他們頭腦變得簡單的傳播工具。網路就更是如此,網上免費閱讀的信息中知識極少,加上網路的互動性極強,網民有什麼話可以脫口而出,,高科技產品出現嚴重的傻瓜化傾向,很容易變得客群缺乏長期思考和思想深度。

所以,閱卷教師在考場上,僅僅通過千把字的文章,就發現優秀的能夠理論聯繫實際,根據現實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可靠辦法,確是有相當變數存在的。而考生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要吸引住閱卷教師的眼光,從理性上打動閱卷教師,通常來講難度極大。

不過,認真剖析一個,這個問題其實也有很方便的解決辦法。正如庖丁解牛一樣,遊刃有餘的關鍵在於熟悉每一個關節。所以,要寫好申論文章,在於平時對於申論文章的大量閱讀和理解。如果我們想要從各種申論參考書中尋找優秀的申論文章來讀,那我們的眼界就太狹小的。在長期的研究中,我發現一個被大家忽略的事實,那就是,我們的各級領導,在行政工作發表的為解決實際問題而寫的文章,除去其外在形式外,就是一篇篇很好的申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