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考試項目管理複習指導(三十六)

 為了取得施工成本管理的理想成果,應當從多方面採取措施實施管理,通常可以將這些措施歸納為組織措施、技術措施、經濟措施、契約措施等四個方面。
 ⑴組織措施
 組織措施是從施工成本管理的組織方面採取的措施,如實行項目經理責任制,落實施工成本管理的組織機構和人員,明確各級施工成本管理人員的任務和職能分工、權利和責任,編制本階段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計畫和詳細的工作流程圖等。施工成本管理不僅是專業成本管理人員的工作,各級項目管理人員都負有成本控制責任。組織措施是其他各類措施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一般不需要增加什麼費用,運用得當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⑵技術措施
 技術措施不僅對解決施工成本管理過程中的技術問題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對糾正施工成本管理目標偏差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運用技術糾偏措施的關鍵,一是要能提出多個不同的技術方案,二是要對不同的技術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在實踐中,要避免僅從技術角度選定方案而忽視對其經濟效果的分析論證。
 ⑶經濟措施
 經濟措施是最易為人接受和採用的措施。管理人員應編制資金使用計畫,確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標。對施工成本管理目標進行風險分析,並制定防範性對策。通過偏差原因分析和未完工程施工成本預測,可發現一些潛在的問題將引起未完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對這些問題應以主動控制為出發點,及時採取預防措施。由此可見,經濟措施的運用絕不僅僅是財務人員的事情。
 (4)契約措施
 成本管理要以契約為依據,因此契約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於契約措施從廣義上理解,除了參加契約談判、修訂契約條款、處理契約執行過程中的索賠問題、防止和處理好與業主和分包商之間的索賠之外,還應分析不同契約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影響,對每一個契約作總體和具體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