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整理房屋工程管理實務複習資料(八)

 建築工程項目現場管理
現場用水量(q,單位:l/s)計算:包括現場施工用水量(q1)、施工機械用水量(q2)、現場生活用水量(q3)、生活區生活用水量(q4)、消防用水量(q5)五個方面內容的計算。然後計算上水管徑。
q1= k1σq1·n1/(t1·t)×k2/(8×3600) 來源:
q1為年(季)工程量,用實物計量單位;n1用水定額;t1為年(季)有效工作日;t為每天工作班數;k2為不平衡用水係數;k1為未預計的施工用水係數。
用電量計算:總用電量可按以下公式計算:
p=1.05~1.10(k1σp1/cosφ+k2σp2+k3σp3+k4σp4)
p1p2p3p4分別為電動機額定功率、電焊機額定容量、室內照明容量、室外照明容量。
施工平面圖設計來源:
施工總平面圖設計的依據:①設計資料;②調查收集到的地區資料;③施工部署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案;④施工總進度計畫;⑤資源需要量表;⑥工地業務量計算參考資料。
施工總平面圖的設計原則:①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布置緊湊,少占地,不擠占交通道路。②最大限度地縮短場內運輸距離,儘量避免二次搬運。③在滿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臨時工程的工程量應該最小,以降低臨時工程費。④臨時設施的布置應利於生產和生活,減少工人往返時間。⑤充分考慮勞動保護、環境保護、技術安全、防火要求等。
施工總平面圖的設計步驟:①引入場外交通道路—②布置倉庫—③布置加工廠和混凝土攪拌站—④布置內部運輸道路—⑤布置臨時房屋—⑥布置臨時水電管線網和其他動力設施—⑦繪製正式的施工總平面圖。
單位工程施工平面圖設計要求:①布置緊湊,占地要省,不占或少占農田;②短運輸、少搬運;③臨時工程要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少用資金;④利於生產、生活、安全、消防、環保、市容、衛生、勞動保護等,符合國家規定和法規。
單位工程施工平面圖設計步驟:①起重機構布置:固定垂直運輸設備的布置,要結合建築物的平面形狀、高度、機械負荷等,做到便於運送,便於組織分層分段的流水施工,便於樓面和地面的運輸,運距要短;塔式起重機布置,要結合建築物的形狀及四周的場地情況布置,注意考慮起吊高度、起重臂長度和起吊半徑、開行路線,路基設計施工符合要求。②運輸道路修築:應按照材料和構件的運輸需要,沿倉庫和堆場進行布置,使其暢通無阻。③供水設施布置:臨時用水要先進行計算、設計,再進行施工布置,保證需要。④臨時供電設施:臨時供電設計中要做好電量計算、電源選擇、電力系統選擇和配置。
施工現場管理
施工現場管理的目的:①使場容美觀整潔、道路暢通、材料放置有序、施工有條不紊、安全有效保障、利益相關者滿意;②贏得廣泛的社會信譽;③使現場各種活動良好開展;④貫徹城市規劃、市容整潔、交通運輸、消防安全、文物保護、居民生活、文明建設、綠化環保、衛生健康等有關法規;⑤處理好各項管理工作的關係。
施工現場管理總體要求:①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潔衛生、不擾民、不損害公眾利益;②現場入口處的醒目位置,公示“五牌”、“二圖”(工程概況牌、安全紀律牌、防火須知牌、安全無重大事故計時牌、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牌、施工總平面圖、項目經理部組織構架及主要管理人員名單圖);③項目經理部應經常檢查施工現場,聽取各方意見,及時抓好整改。
規範場容的要求:①對施工平面圖設計要科學合理化和物料器具定位標準化,保證現場場容規範化。②對施工平面圖的設計、布置、使用和管理要求是:結合施工條件;按施工方案和施工進度計畫的要求;按指定用地範圍和內容布置;按施工階段進行設計;使用前通過施工協調會確認。③按已審批的施工平面圖和劃定的位置進行物料器具的布置。④根據不同物料器具的特點和性質,規範布置的方式與要求,並執行有關管理規定標準。⑤在施工現場周邊按規範要求設定臨時保護設施。⑥施工現場設定暢通的排水溝渠系統。⑦工地地面應做硬化處理。
文明施工:文明施工是保持施工現場良好的作業環境、衛生環境和工作秩序。來源:
文明施工的內容:①規範施工現場的場容,保持作業環境的整潔衛生;②科學組織施工,使生產有序進行;③減少施工對周圍居民和環境的影響;④保證職工的安全和身體健康。
文明施工的意義:①促進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提高;②是適應現代化施工的客觀要求;③代表企業的形象;④有利於員工的身心健康、有利於培養和提高施工隊伍的整體素質。
現場環境保護的意義:①保證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文明的需要;②是消除外部干擾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需要;③是現代化在生產的客觀要求;④是節約能源、保護人類生存環境、保證社會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內容:①建設項目概況;②建設項目周圍環境狀況;③建設項目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和預測;④環境保護措施及其經濟、技術論證;⑤環境影響經濟效益分析;⑥對建設項目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⑦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設項目,須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