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實務考試輔導:材料的查帳技巧

材料費用是生產費用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在產品製造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材料費用的高低,對於產品成本和企業利潤的大小及應納稅所得額的多少,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對材料費用應作重點檢查。
一、外購材料成本的檢查
外購彩練實際價格包括:買價加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途中合理損耗、入庫前的加工整理及挑選費用以及繳納的稅金等。檢查時,主要注意下列問題:
1.購進材料的買價、採購費用是否真實、正確。應重點審查原始憑證是否真實、合法、完整齊全,採購費用支出是否符合制度規定。
有無只按發票價格入帳,而把應記入庫存材料的採購費用直接記入“管理費用”帳戶,影響當期利潤的;有無將不屬於材料成本的支出擠入材料成本的,入將購料時請客聳立的支出記入採購費用;將購置機器設備的價款採用分期開票、分期付款,或以購進零配件裝配等方式擠入材料費用,使用時一次攤入成本;將購料時支付材料包裝物的押金不通過“其他應收款”帳戶核算,而加大材料成本。
2.審查材料入庫數量是否短缺,估價入帳的材料是否及時調整。有無將材料超定額的損耗不按規定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分別不同情況進行處理,而擅自核減庫存數量的;有無對已付款而未驗收入庫的在途材料,實際驗收數量大於購入數量時,不作財產盤盈,而長期掛在“在途材料”(按實際價格核算),或“材料採購”(按計畫價格核算)帳戶的貸方,抵補其他在途材料的實際成本的;有無計量或記帳有誤,造成多計或少計材料數量的;有無對因結算憑證憑證尚未到達,沒有付款的入庫材料,暫按計畫價格或契約價格入帳,而次月初不用紅字沖銷暫估價,在實際受到有關憑證時,重入材料帳戶,虛增材料或久懸帳面形成無主付款項的。
二、發出材料檢查
1.生產號用材料成本的檢查。
主要審查的問題是:材料收發領退的各種原始憑證是否完整,內容是否真實、齊全。有沒有原始估計耗料,或平時不出“領料單”,月末一次估計耗料開出“領料單”,從而多計耗料數量,增加生產成本的;有無將購進材料直接記入“生產費用”帳戶,多計材料消耗的;有無以領代耗,對生產已領未用材料月末不辦理退料或“假退料”手續,加大當月生產成本的;有無將生產經營過程中回收的有利用價值的各種邊角余料、下腳料、廢料不作價入帳,長期留在帳外,不作減生產成本的;有無不按規定的方法計算發出材料單價(按實際成時),材料成本差異率和發出材料應負擔差異額(按計畫成本時),隨意多計材料成本或分攤多少轉材料成本差異的;企業超定額發生的材料短缺、損耗,有無未經批准,不扣除賠償費將損失全部在成本中列支;有無把非生產部門零用的材料記入生產成本。
2.非生產號用材料成本的檢查。
企業發生的材料,除用於生產外,還可能用於本企業的基本建設工程、職工生活福利費以及對外銷售等。對其主要審查計價是否正確,有無將發生非生產用料記入產品成本的;銷售材料有無直接沖減材料成本,將銷售材料差價也沖減了材料成本,而少計其他業務收入,漏繳增值稅和所得稅的。
三、低值易耗品的檢查
低值易耗品的價值是隨著實物的磨損程度,逐漸轉移到成本、費用中去,這種轉移價值的形式,成未低值易耗品的攤銷。由於低值易耗品具有品種多,數量大,價值低,使用期限短,更換頻繁的特點,為了簡化核算,將其視同材料進行管理。但是攤銷上卻要根據低值易耗品的大小,分別採用“一次攤銷”、“分期攤銷”、“五五攤銷”。
對低值易耗品的檢查,必須根據其特點及攤銷的不同方法,結合領發、保管等手續費進行。主要審查有無將屬於固定資產的勞動資料錯按低值易耗品在購入時一次攤銷的;有無將用於在建工程支出、福利部門等非生產零用的低值易耗品攤入成本、費用的;採用計畫成本核算的企業,有無在低值易耗品報廢時,將殘料入庫作價不沖減低值易耗品攤銷額的;有無將殘料不作價入帳,作為帳外物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