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國有資產流失的形式與防範措施

  摘 要:國有資產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物質基礎,國有資產的快速遞增,是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源泉保障。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範國有資產流失是諸多經濟問題中的重中之重。文章對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成因進行了分析,並針對性地提出了有效的防範措施。


  關鍵字:國有資產流失 形式 防範措施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要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國有資產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處在經濟社會轉軌時期的國有企業更應加強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本文就企業國有資產流失的形式以及防範措施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企業國有資產流失的形式

  1.決策程式不規範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有些企業沒有明確的議事規則,哪些事應集體研究確定,哪些事應領導個人決定,哪些事由董事會、監事會、黨委會、經理辦公會、職工代表大會中的哪個會研究決定,由於沒有明確的議事規則,導致了決策層次不清晰,經營決策過程不民主,搞“一言堂”。

  2.對外投資失誤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沒有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和可行性論證是投資失誤的主要原因,如某煤炭企業在跨行業投資皮業公司的過程中,想當然和“拍腦袋”決策,由於環保要求不能生產,上馬之時就是停產倒閉之日,造成國有資產流失900餘萬元;有些企業的對外投資項目重投入輕管理,在外設立的公司是一個人、一個戶、一個章、一筆款、一本難以說清的賬,從投資到清算從未進行過內部審計。

  3.隨意擔保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有些企業未經慎重研究,為個體、集體及合夥企業提供債務擔保,借款到期後,因債務人不能及時歸還,而由擔保人代為清償債務。某電氣總公司經理上為“老子”成立的汽車修理廠擔保,下為“兒子”其貿易分公司擔保,結果造成300餘萬元損失;某化工企業與一民營企業合作投資企業,董事長和總經理均由民營企業出任。在投資合作條款中規定“國有化工企業對合作投資企業成立以後所申請的銀行貸款和銀行承兌匯票進行全額擔保。”這是承擔無限責任的擔保契約,意味著國有股將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4.改制不規範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有些企業在改組、改制和產權轉讓過程中存在不規範行為,表現為改制過程中財務審計不嚴,資產評估不實,國有資產被低估,損害國有資產權益。某化工企業在改制重組過程中把優良資產轉移到股份合作制企業,使國有企業變成空殼,國企和重組的股份制企業法人均為一人,在未經評估的情況下又以極低的價格將商標使用權賣給股份制企業,典型“自買自賣”。

  5.隨意處置國有資產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有些企業不經規定程式報批擅自處置國有資產。某停產企業個別領導把生產設備以極低的價格賣給私營企業,處置資產既不公開又不透明,最後又將處置資產的所有原始資料人為銷毀;某企業與房地產公司協定以土地置換房產,整個過程都是個別領導在暗箱操作,土地價值被嚴重低估,“肥水流入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