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會計信息失真的經濟學分析及對策

  一、會計信息失真及其危害 

會計的目標是對會計主體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確認、記錄和報告,提供反映會計主體經濟活動的信息,為國家巨觀經濟管理的投資者的經濟決策提供依據。因此,會計信息具有相關性和可靠性的質量特徵,真實性構成了會計信息質量的基礎。然而,目前我國會計簿和報表披露的信息與真實情況不符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十分嚴重。從會計確認、會計計量到報告各環節都存在不規範、不合理甚至不合法行為。搞假憑證、假賬、假表、甚至假審計報告,編造利潤,粉飾經營業績,掩蓋真實情況,藉以偷稅、逃稅、騙稅等現象,屢有發生。最近曝光的“銀廣夏事件”就是其中一例。銀廣夏公司通過偽造購銷契約、出口報關單、免稅檔案、金融票據以及虛開增值稅發票等手段,虛構巨額利潤7.45億元。給廣大股民和國家造成了巨額經濟損失和惡劣後果。 


如果會計信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實際情況,其後果是十分嚴重的。首先,失真的會計信息將導致國家巨觀調控的失控,嚴重影響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流動,造成國家財政經濟政策制定的失誤,使國家稅收收入被大量偷漏和逃避,國家財政收入得不到應有保證。其次,失真的會計信息不能使投資者正確評價企業的投資風險和報酬,債權人不能正確評價企業的信貸風險,從而使他們做出錯誤決策,損害了投資人的利益,打擊了投資人的投資信心,影響了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破壞了投資環境。最後,影響企業經營者做出正確的生產經營決策,進入瞎指揮,盲目管理的誤區,破壞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秩序,降低了企業的商業信譽水平。因此,研究如何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在最大範圍內防止會計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經濟學分析 

會計制度方面的原因。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是一套行為規則,這些規則涉及社會、政治及經濟行為。其實質就是契約,一個關於組織內個體行為及其後果的契約,制度的形成是多方博弈的結果。有效的制度能降低市場交易中的不確定性,抑制機會主義行為,從而降低交易費用。制度為人們的合作提供了一個基本框架,能為合作創造條件,保證合作的順利進行。 

有效的制度應當是違規成本大大高於違規收益,相反,如果違規的預期收益大於違規成本,那么“理性人”就會選擇違規。而我國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即使發現會計舞弊行為,也只是罰款了事,很少有對當事人進行行政和刑事處罰的。這樣,個體實施違規行為的風險很小,違反制度所得的好處遠遠大於受到懲罰導致的損失,預期收益很大,而預期成本很低,從而促使個體實施違規行為屢有發生。 

動態的考察,隨著會計環境的頻繁變動,新的經濟情況的不斷湧現,會計制度或者說會計規範中難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會計準則內容存在缺陷,會計準則的內容規定缺乏可操作性,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措辭。如準則中的重要性原則和重要事項的規定,未從質和量的方面對重要性進行說明,類似的例子較多。另外,對相同的會計事項,往往可以有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以供選擇。2、會計法規之間不協調。如會計準則、財務通則的內容與其它法律法規如《公司法》等有矛盾、不協調的地方,如利潤的分配順序不同。會計法規體系內部的不協調,必然會增大經營者、會計人員與監督部門、社會公眾之間的“博弈空間”,增加全社會的交易成本。 

企業中存在著委託代理關係。“委託人”和“代理人”這兩個概念來自法律,在法律上,當a授權b代表a從事某種活動時,委託代理關係就發生了,a稱為委託人,b稱為代理人,但經濟學上的委託代理關係泛指任何一種涉及非對稱信息的交易。交易中有信息優勢的一方稱為代理人,另一方稱為委託人。簡單地說,知情者是代理人,不知情者是委託人。委託代理關係的實質是委託人不得不對代理人的行為後果承擔風險,而這又來自信息的不對稱和契約的不完備。在企業中,契約的一方當事人為資產的所有者,即委託人;契約的另一方為資產的使用者,即代理人。由於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代理人以企業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獨立自主地對企業資產進行經營和控制人事任免,成為了企業的“內部人”,而股東則成了外部人,不能直接觀測到代理人選擇了什麼行動。委託人和代理人之間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