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V考試輔導-機械傳動講義

本講是機電評估基礎的第二講,講述教材第二章的第一節“機械傳動”,主要內容包括:機械傳動功率和機械效率、機器上常用的傳動機構及其傳動關係、傳動鏈的傳動比及效率。這一講內容較為重要,請同學們細心學習。

  與2002年的教材相比,2003年教材中該部分內容的主要變化如下:

  1、p57的平面連桿機構的內容有變化,刪除了2002年教材中的雙曲柄機構(p59-p60)、雙搖桿機構(p60-p61)和導桿機構(p63-p64)

  2、2003年教材新增內容,從p62的為了實現各種運動變換和適應不同的工作條件,凸輪機構的種類很多。就凸輪的形狀和運動特點,可分為三大類:開始到p63的前兩段(….但由於凸輪與從動件是點或先接觸,容易磨損,因此多用於傳遞動力不大的控制機構和調節機構中)為止

  3、2003年教材p68圖為新增內容

  本講的重點與難點包括:

  1.機器傳動功率的計算

  2.常用傳動機構的傳動特點(主要掌握螺鏇傳動,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和蝸桿傳動)

  3.傳動比的計算(非常重要)

  該節內容較重要,是每年選擇題必考的部分,同學們應仔細學習。學習該部分時應對應各種傳動形式的優缺點來記憶,以免混淆。

機械傳動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傳遞動力、改變運動速度和方向、改變運動形式。

  1、傳遞動力:傳動裝置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將驅動力傳遞給工作部分以使機器做功。

  2、改變運動速度和方向:工作部分的速度常在一定的範圍內變動,運動方向也經常發生變化,該功能必須由變速裝置和傳動機構來完成。

  3、改變運動形式:一台機器工作機構的運動是根據機器的用途設計的,所以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它主要由傳動部分的不同結構來完成。

(一)機械傳動功率和機械效率

  在機械傳動中,反映動力傳遞的參數是傳動功率和機械效率。

(1)功和功率:掌握計算公式。

  ①、功:功的到小等於力和物體沿作用力方向移動距離的乘積。

  w = fscosα

  ②、功率:力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 
= fvcosα

  功率的單位是牛·米/秒,工程上常用千瓦。當機器的功率一定是,力和速度成反比,速度大,力就小;速度小,力就大。

  ③、轉矩

  線速度:

  轉矩:t=fr

  其中:t 為轉矩,單位牛·米

  n為轉速,單位轉/分

  p 為功率,單位千瓦

  當機器功率一定時,轉矩與轉速成反比,轉速大時轉矩小,轉速小時轉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