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評估師考試講義(十九)

第七節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

一、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一)會計政策概述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時所遵循的具體原則以及企業所採納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這裡,具體原則,是指企業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所制定的、適合於本企業的會計制度中所採用的會計原則;具體會計處理方法,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中對於諸多可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中所選擇的、適合於本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
會計政策在具體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企業應選擇最恰當的會計政策來反映其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變動情況。以下是企業通常需涉及的主要會計政策:
1.合併政策,是指編制合併會計報表所採納的原則。
2.外幣折算,是指外幣折算所採用的方法,以及匯兌損益的處理。
3.收入的確認,是指收入確認的原則。
4.所得稅的核算,是指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
5.存貨的計價,是指企業存貨的計價方法。
6.長期投資的核算,是指長期投資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7.壞賬損失的核算,是指壞賬損失的具體會計處理方法。
8.借款費用的處理,是指借款費用的處理方法,即是採用資本化,還是採用費用化。
(二)會計政策變更及變更條件
會計政策變更,是指企業對相同的交易或事項由原來採用的會計政策改用另一會計政策的行為。一般情況下,企業應在每期採用相同的會計政策,不應也不能隨意變更會計政策,以確保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但也不能認為會計政策不能變更。
在符合以下條件之一時,企業應改變原採用的會計政策(企業在下列情況下可以進行會計政策變更)。
1.法律或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行政法規、規章的要求。這種情況是指,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其他法規、規章的規定,要求企業採用新的會計政策,則應按照法規、規章的規定改變原會計政策,按新的會計政策執行。
2.會計政策的變更能夠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變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這一情況是指,由於經濟環境、客觀情況的改變,使企業原採用的會計政策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已不能恰當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情況。(企業自己進行變更)比如,在價格比較穩定的情況下,企業對存貨的計價一直採用先進先出法,近期由於市場價格持續上漲,企業對發出存貨,由先進先出法改為按後進先出法來計價。
需要注意是,以下情況不屬於會計政策變更:
(1)所發生的交易或事項與以前相比具有本質差別,因而採用新的會計政策。
比如,某企業以往租入的設備均為臨時需要而租入的,企業按經營租賃會計處理方法核算,但自當年度起租入的設備均採用融資租賃方式,則該企業自本年度起對新租賃的設備採用融資租賃處理方法核算。
(2)對初次發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項採用新的會計政策。
比如,某企業原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少量的低值易耗品,並且價值較低,為此企業於領用低值易耗品時一次計入費用;現在該企業由於生產新的產品,所需低值易耗品比較多,且價值較大,決定對領用的低值易耗品改為分期攤銷的方法,分攤計入費用。
(三)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
會計政策變更根據具體情況,分別按照以下規定處理:
1.企業依據法律或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行政法規、規章的要求變更會計政策,分別以下情況處理:
(1)國家發布相關的會計處理方法,則按照國家發布的相關會計處理規定進行處理。比如,1993年我國會計政策,會計政策發生了較大的變動,因此,國家有關部門對各行業都制定了相關的新舊會計制度銜接處理辦法。
(2)國家沒有發布會計處理方法,則採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追溯調整法是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時,如同該交易或事項初次發生時就開始採用新的會計政策,並以此對相關項目進行調整的方法。在追溯調整法下,應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並調整期初留存收益,會計報表其他相關項目也相應進行調整。
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指按變更後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變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應有的金額與現有的金額之間的差額。對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還可以從以下方面來理解:
(1)它是假設與會計政策變更相關的交易或事項在初次發生時即採用新的會計政策,而得出的變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應有的金額,與現有的金額之間的差額;
(2)它是對變更會計政策所導致的對淨損益的累積影響,以及由此導致的對利潤分配及未分配利潤的累積影響金額,不包括分配的利潤或股利。
通常,累積影響數可以通過以下各步計算獲得:
第一步,根據新的會計政策重新計算受影響的前期交易或事項;
第二步,計算兩種會計政策下的差異;
第三步,計算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金額;
第四步,確定前期中的每一期的稅後差異;
第五步,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
2.由於經濟環境、客觀情況的改變而變更會計政策,以便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則應採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
3.如果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無論屬於法規、規章要求變更會計政策,還是經濟環境、客觀情況的改變而變更會計政策,均採用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
未來適用法是指對某項交易或事項變更會計政策時,新的會計政策適用於變更當期及未來期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的方法。
企業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與會計政策變更有關的如下內容:
①披露會計政策變更的內容和理由;
②披露會計政策變更的影響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採用追溯調整法時,計算出的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會計政策變更對本期以及比較會計報表所列其他各期淨損益的影響金額;比較會計報表最早期間初留存收益的調整金額;
③披露累積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