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CPV考試輔導-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講義

  在長期股權投資中,是採用權益法還是成本法核算,向來是考試的重點,而權益法則是考試的重中之重,應予以重視。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其特點是投資最初以投資成本計價,以後根據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企業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時,在下列情況下應採用權益法核算: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長期股權投資應採用權益法核算。通常情況下,投資企業擁有被投資單位20%以上表決權資本的,或投資企業擁有被投資單位不足20%表決權資本,但具有重大影響的,也應採用權益法核算。下面論述權益法下的賬務處理方法。
初始投資或追加投資時
採用權益法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時,應按初始投資成本入賬。其核算方法與成本法下的初始投資或追加投資會計賬務處理方法基本相同。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公司(投資成本)
貸:銀行存款
股權投資差額的處理
採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時,由於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不相等,則會產生股權投資差額。因此企業在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就應按照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總額計算確定。其計算公式為:
股權投資差額=初始投資成本-投資時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總額×投資持股比例
會計處理為:
1.若計算的股權投資差額為正數,即初始投資成本超過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之間的差額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公司(投資成本)
攤銷時:
借:投資收益
貸:長期股權投資-×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2.若計算的股權投資差額為負數,即初始投資成本低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之間的差額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公司(投資成本)
貸:長期股權投資-×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攤銷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公司(股權投資差額)
貸:投資收益
關於股權投資差額攤銷期限的規定:(1)若契約規定了投資期限的,按投資期限攤銷;(2)若契約沒有規定投資期限的,第一種情況:若計算的股權投資差額為正數,即初始投資成本超過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之間的差額,按不超過10年(含10年)的期限攤銷;第二種情況:若計算的股權投資差額為負數,即初始投資成本低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之間的差額時,按不低於10年(含10年)的期限攤銷。上述這兩種情況的攤銷期限與原會計制度相比取消了一般的表述方式。
損益調整的核算
投資後隨著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變動而相應調整增加或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其中通過長期股權投資-股票投資(損益調整)核算的內容有以下三種情況處理:
1.屬於被投資單位當年實現淨利潤而影響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動,投資企業應按所持表決權資本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會計賬務處理:
借:長期股權投資-×公司(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但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投資企業按應享有的份額確認被投資單位實現的淨利潤時,不包括法規或公司章程規定不屬於投資企業的淨利潤。例如按照我國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某些企業可按實現的淨利潤提取一定比例的職工福利及獎勵基金,這部分從淨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福利及獎勵基金,投資企業不能享有;以及被投資單位上繳的承包利潤。因此投資企業在計算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實現的淨利潤時,應扣除投資企業不能享有的淨利潤部分。
例如,a企業以銀行存款取得對b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占b企業表決權資本比例的40%,b企業為外商投資企業,2000年末b企業實現淨利潤5000萬元,按照b企業章程規定可以按實現的淨利潤5%提取職工福利及獎勵基金,則a企業會計賬務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b企業(損益調整)1900
貸:投資收益5000×(1-5%)×4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