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貨幣與金融(下)

  第二節、商業銀行與金融市場

1 、商業銀行的性質與組織形式

1)性質:商業銀行是最典型的銀行,是以盈利為目的、主要以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形式為工商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並辦理結算業務的金融企業。

商業銀行特徵:經營目標盈利化(比較央行而言)、資金融通的企業(比較一般企業而言)、業務活動廣泛(比較非金融機構而言)。

2)組織形式

按機構設定分:單一銀行制(美國州立銀行);總分行制(英國銀行模式)

按業務經營範圍分:專業化銀行(分業經營),商業銀行只能吸收存款和發放短期工商貸款包括貼現商業票據;綜合銀行制(全能銀行)

2 、商業銀行主要業務

1)負債業務:資金來源有自有資金(成立時發行股票所籌集的股本以及公積金、未分配利潤)和外來資金。外來資金包括: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存款業務創新)、借款業務(再貼現或向中央銀行借款;同業拆借;發行資本債券;國際貨幣市場借款,結算過程中短期資金占用)

2)資產業務:票據貼現(形式是票據的買賣,實際是信用業務)、貸款業務、投資業務(銀行的投資主要是指證券投資,不許做股票買賣。)

貸款業務:以用途為標準分:資本貸款(設備更新和新添固定資產);商業放款(原材料和交易);消費者信貸(消費為目的的個人)。

按歸還期限劃分:短期(一年以內);中期(1-5年);長期(6年以上)。

按貸款條件劃分:a、信用放款;b、擔保放款:保證貸款(第三人承擔)、抵押放款(財產做抵押)、質押放款(財產做質押)。

3)中間業務:結算業務(現金結算和 轉帳結算:轉帳結算是主要的。支票、匯票、信用證)、信託業務(資金和財產)、租賃業務(融資性租賃和經營性租賃)、代理業務、諮詢業務

3 商業銀行的管理

1)管理原則:盈利性(首要原則)、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與流動性成反比。安全性與流動性成反比。

2)發展歷程:資產管理(商業銀行管理的中心環節,決定著銀行的利潤和發展。)——商業銀行的負債管理——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

資產管理內容:儲備資產管理(一線儲備是指無收益的現金,二線儲備是短期有價證券),貸款管理(期限結構管理,貸款質量管理)。

負債管理主要思想:變被動負債為主動負債,以借入資金的方法來保持銀行的流動性,改變對負債的成本觀念,創新金融工具。

負債管理內容:改變經營方針,調整負債結構。規避金融監管,創新金融工具。到國際市場籌措資金。利用同業拆借市場籌措資金。

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圍繞迴避利率波動風險而進行的,核心是利率管理,主要內容是對淨利差的管理和利率敏感性缺口率的管理。

二、有價證券的定價。交易價格主要依據貨幣的時間價值即未來收益的現值確定。

1、債券收益率的計算方法:

債券的投資收益包括利息、價差和利息再投資所得的利息收入。這是名義收益。

名義收益=面值*持有年數*債券年利息+價差+利息再投資收入。

實際收益(剔除了通貨膨脹或價格指數)=名義收益 / 價格指數

名義收益率=年利息收入/債券面值*100% (只有在發行價格等與面值時名義率=實際率)

即期收益率=年利息收入/投資支出*100% (指投資者當時所獲得的收益與支出的比率)

持有期收益率=[年利息+(賣出價格-買入價格)/持有年數]/買入價格*100%

2、債券定價方法:需要的變數有預期現金流量的估計值以及應計收益率(由市場上可類比債券收益情況的調查所決定)的估計值。“可類比”指的是具有相同信用等級和同樣到期日的不可贖回債券。對於不可贖回債券,現金流量包括到期日前定期支付的利息以及到期日時的票面值。應計收益率以年利率表示。

債券價格由半年期利息的現值和票面價值的現值組成。p=∑c/(1+r)^t+m/(1+r)^t p=價格,n=期間數(年限數的2倍),c=半年期利息,r=每一期的利率(年收益率除2),m=票面值,t=償還次數。

根據此公式可以發現債券特徵:其價格的變化方向與其要求的收益率變化的方向相反。

原因是債券的價格就是現金流的現值,當要求的是收益率增加時,現金流的現值變減少,價格因此便下跌。而當要求的收益率減少時,現金流的現值增加,債券價格便上漲。

3、股票定價方法:

1)股利貼現模型。是用於計算普通股內在價格的模型。是假定未來的股利增長模式是可預計的,還假設事先確定了貼現率。普通股定價基礎是股利。股利包括股票持有人的全部現金流量,也包括股票被購回時付給持有人的款項。

2)市盈率法(公司每股價值=每股淨收益 * 平均市盈率)

優點:a、可以直接套用於不同收益水平的股票價格之間的比較。b、適用於在某段時間內沒有支付股息的股票。c、所涉及的變數預測更為簡單。

缺點:a、理論基礎薄弱。b、只能決定股票市盈率的相對大小。

三、金融市場

1、金融市場運行機理:“時間差”與“空間差”不同單位、部門之間的餘缺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