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企業內控制度的途徑

 一、科學、合理的組織結構
 內部控制是貫穿企業整個營運過程的一系列活動,是企業管理的主要控制手段,在經營過程中發揮著控制、監督作用。企業的組織結構為企業的經營提供規劃、執行、控制和監督活動的框架,組織結構是執行管理任務的體制,也是內部控制的重要載體,在整個管理系統中起著“骨架”作用。建立恰當的組織結構,即科學合理地設定企業內部機構與崗位,確定機構與崗位職責以及各個機構、各個崗位間的相互關係,是對人流、物流、信息流實現有效內部控制的基本前提。只有具備丫符合本企業實際的組織結構,才有可能使三者科學合理地流通,才能使管理科學有效,進而實現企業的目標。在確定恰當的組織結構過程中,應當以本企業的產業及生產經營特點、企業拘規模、企業所處的成長階段、企業員工的素質、企業所處的文化背景及本企業文化狀況、企業最高管理當局的管理哲學與經營戰略、企業的外部環境及其不確定狀況等因素為依據。應當在分析這些因素的基礎上,合理設定組織體系。
 誠然,組織結構是在綜合考慮企業內外部渚多因素的基礎上確立的,也應當隨著企業內外部條件的不斷變化而及時做出必要的凋整。
 二、通暢的信息管理渠道
 暢通的信息管理是提高內部控制效率的保障。企業的有關指令、計畫、經營、財務等方面的信息,是企業運營和控制必不可少的。這些信息包含企業內部生成的信息和企業決策所需的外部環境信息。信息系統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因而需要對這些信息及時予以識別、獲取和加工,並在企業內部進行縱向與橫向的有效傳遞,便於有關組織及其員工在履行其職責時使用。並如發展現在的各種網路工程,以及各網路系統的資源共享,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準確地為管理當局和員工建立、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供必要且儘可能充分的依據。
 信息蒐集、處理、傳遞的方式方法和範圍,應根據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的情況,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確保信息的及時、準確和有效。
 三、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要使企業的內部管理機構和命令執行行為及其結果始終保持與企業的目標相一致,就必須採用一
系列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同的企業,或者同一個企業在不同的內外部環境下,應根據企業的特點,採取適合企業的激勵與約束方法。常用的方法應當包括:
 (一)科學的預算管理。企業應組織相關部門、相關人員切合實際地編制出科學的目標預算,並將企業目標逐層分解落實。儘可能地發揮各部門、崗位和人員的積極能動性。激發其在工作中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完成其目標任務。
 (二)科學的業績考核體系。針對不同的部門和崗位分別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體系,定期對工作成績作出科學、公正的評價,並給予適當的獎勵和處罰。
 (三)真實的財務會計核算。要嚴格執行會計法、會計準則和相關的會計政策,並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企業的各項財務制度,並嚴格執行,保證財務核算工作真實、合法。
 (四)科學的許可權分配。每項經濟管理活動都是權利的行使和義務的承擔,應堅持許可權的分配須由最高管理層制定,並使權力與員工或部門所承擔的業務性質和重要性相稱,既要防止權力重疊,又要防止權力真空。
 四、獨立的內部審計監督
 內部審計對企業管理的經濟活動進行合法性、真實性和有效性監督、鑑證和評價。企業能否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並切實予以實施,需要具有獨立職能部門的監督評價。當前,內部審計對企業的管理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內部審計作為單位內部的一個管理部門,其主要目的是在單位內部監督各項規定的落實和執行情況,了解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著眼於檢查財務收支資料的真實性和經濟活動中的內控制度和企業管理的有效性,並及時反饋,促進單位領導及時改進工作,完善制度。
 五、良好的人員素質
 企業的全體員工分別是本企業內部控制有關方面的塑造者,其業務知識與工作技能、創新能力、敬業精神等方面素質的優劣,是內部控制科學有效與否的重要決定因素。假如員工敬業並具備勝任本職工作的能力,就能夠塑造好內部控制的其他要素及其相互關係,並在實踐中產生良好的控制效果。即使內部控制的其他要素及其相互關係暫時存在一些不健全、不合理的問題,也仍然可能產生良好的控制效果。反之,難以塑造好內部控制的其他要素及其相互關係,即使塑造得比較健全、合理,也可能因某些甚至某個關鍵崗位員工的有意舞弊或能力不及而不能產生應有的控制效果,以出觀重大錯弊。可見,員工尤其是關鍵崗位的員工,應當具備良好的素質。
 企業應當針對自己的生產經營特點、員工素質和外部環境狀況,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需要,在員工錄用、職業道德教育與業務培訓、崗位輪換、考核、提拔,處罰等方面,明確條件並建立有效機制,以保證員工素質不斷適應內部控制工作的需要。科學的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