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初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第二章8

第八節 會計檔案

一、會計檔案的歸檔和保管

各單位每年形成的會計檔案,應由財務會計部門按照歸檔的要求,負責整理立卷或裝訂成冊。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了,可暫由本單位財務會計部門保管1年。期滿之後,應由財務會計部門編造清冊,移交本單位的檔案部門保管;未設立檔案部門的,應當在財務會計部門內部指定專人保管。

二、會計檔案的查閱和複製

各單位應建立健全會計檔案的查閱、複製登記制度。各單位保存的會計檔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經本單位負責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閱或者複製,並辦理登記手續。查閱或者複製會計檔案的人員,嚴禁在會計檔案上塗畫、拆封和抽換。

三、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

各種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根據其特點,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種。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應按《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執行。

四、會計檔案的銷毀

會計檔案保管期滿需要銷毀時,由本單位檔案部門提出銷毀意見,會同財務會計部門共同鑑定和審查,編造會計檔案銷毀清冊。

銷毀會計檔案時,應遵循監銷的有關規定。

第九節 會計電算化

一、會計核算電算化的內容

(一)設定會計科目電算化;

(二)制會計憑證電算化;

(三)登記會計賬簿電算化;

(四)進行成本計算電算化;

(五)編制會計報表電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