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會計法(1)

第十三章 會計法(1) 一、會計法概述

(一)會計法的概念及調整對象

(1)會計和會計法的概念

1、會計是以貨幣計量為基本形式,採用專門方法,連續、完整、系統地反映和控制單位的經濟行為,進而達到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目的的一種管理活動。

2、會計法是指調整會計法律關係的法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會計法是指國家頒布的有關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的總稱,狹義的會計法是專指全國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本章所述的是狹義的會計法。

(2)會計法的調整對象

會計法調整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在辦理會計事務中產生的經濟管理關係。

(二)會計法的基本原則

(1)各單位必須依法辦理會計事務

(2)各單位必須依法設定會計賬簿,並保證其真實、完整

(3)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4)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5)對認真執行會計法,忠於職守,堅持原則,做出顯著成績的會計人員,給予精神的或物質的獎勵

(三)會計管理體制

(1)統一領導和分級管理

《會計法》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

(2)會計制度制定許可權

根據會計法的規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會計法制定並公布。對有些對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特殊要求的行業,允許國務院有關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具體辦法或者補充規定,但必須報經國務院財政部門審核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