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票據法律制度(6)

第十二章 票據法律制度(6) 三、本票

(一)本票概述

本票是出票人簽發的,承諾自己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本票是由出票人約定自己付款的一種自付證券,其基本當事人有兩個,即出票人和收款人,在出票人之外不存在獨立的付款人。在出票人完成出票行為之後,即承擔了到期日無條件支付票據金額的責任,不需要在到期日前進行承兌。

依照不同的標準,本票可以分為,記名式本票、指定式本票和不記名本票;遠期本票和即期本票;銀行本票和商業本票等。根據我國《票據法》規定,本票僅限於銀行本票,且為記名式本票和即期本票。銀行本票是銀行簽發的,承諾自己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銀行本票分為定額銀行本票和不定額銀行本票。定額銀行本票面額為1000元、5000元、1萬元和5萬元。

本票作為票據的一種,具有與其他票據相同的一般性質和特徵,因此,《票據法》總則中的內容均適用於本票。

(二)出票

本票的出票行為是以自己負擔支付本票金額的債務為目的的票據行為。

本票出票人出票,必須按一定的格式記載相關內容。包括絕對應記載事項和相對應記載事項。

(1)本票的絕對應記載事項,1、表明“本票”字樣。2、無條件支付的承諾。3、確定的金額。4、收款人名稱。5、出票日期。6、出票人簽章。

(2)本票的相對應記載事項

本票的相對應記載事項包括兩項內容:1、付款地。本票上未記載付款地的,出票人的營業場所為付款地。2、出票地。本票上未記載出票地的,出票人的營業場所為出票地。

(三)見票付款

銀行本票是見票付款的票據,收款人或持票人在取得銀行本票後,隨時可以向出票人請求付款。本票自出票日起,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個月。持票人依照前述規定的期限提示本票的,出票人必須承擔付款的責任這與匯票的出票人的地位不同。本票的出票人是票據上的主債務人,負有向持票人絕對付款的責任。如果本票的持票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提示本票的,則喪失對出票人以外的前手的追索權。由於本票的出票人是票據上的主債務人,對持票人負有絕對付款責任,除票據時效屆滿而使票據權利消滅或者要式欠缺而使票據無效外,並不因持票人未在規定期限內向其行使付款請求權而使其責任得以解除。因此,持票人仍對出票人享有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只是喪失對背書人及其保證人的追索權。

(四)對匯票有關規定的引用

《票據法》規定,本票的背書、保證、付款行為和追索權的行使,除本章規定外,適用本法第二章有關匯票的規定。本票的出票行為,除本章規定外,適用本法第二十四條關於匯票的規定。這裡主要說明以下內容:

(1)背書。本票的背書與匯票的背書完全相同。

(2)保證。本票的保證可以準用《票據法》關於保證之規定。

(3)付款。本票的付款可以準用《票據法》關於付款的某些規定。

(4)追索權。本票的追索權可以準用《票據法》關於追索權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