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輔導:《財務成本管理》經驗談(15)

一、考場提示

本章重點、難點內容:成本中心的特點和考核指標;確定可控成本的原則;利潤中心的特點;投資中心的特點與考核指標。

二、重點、難點學習

(一)確定可控成本的三原則

第一,假如某責任中心通過自行的行動能有效地影響一項成本的數額,那么該中心就要對這項成本負責。

第二,假如某責任中心有權決定是否使用某種資產或勞務,它就應對這些資產或勞務的成本負責。

第三,某管理人員雖然不直接決定某項成本,但是上級要求他參與有關事項,從而對該項成本的支出施加了重要影響,則他對該成本也要承擔責任。

(二)評價投資中心業績的指標,通常有以下三種選擇:

1、投資報酬率

投資報酬率是部門的稅前淨利潤除以該部門所擁有的資產額。其計算公式為:投資報酬率=稅前利潤/該部門擁有的資產額

投資報酬率是根據現有的會計資料計算的,比較客觀,可用於部門之間以及不同行業之間的比較。該指標的不足之處是,部門經理會放棄高於資金成本而低於目前部門投資報酬率的機會,或者減少現有的投資報酬率較低但高於資金成本的某些資產,使部門的業績獲得較好評價,但卻傷害了企業整體的利益。

2、剩餘收益

剩餘收益是採用絕對數指標來實現利潤與投資之間的聯繫。其計算公式為:剩餘收益=部門利潤-部門資產應計報酬=部門利潤-部門資產×資金成本率

剩餘收益指標的主要優點是可以使業績評價與企業目標協調一致,克服了由於使用比率來衡量部門業績帶來的次最佳化問題。而且還有一個好處是允許使用不同的風險調整資金成本。不足之處是,該指標是絕對數指標,不便於不同部門之間的比較。

3、現金回收率

以現金流量為基礎的業績評價指標是現金回收率。

現金回收率=營業現金流量/總資產

這個指標可以檢驗投資評估指標的實際執行結果,減少為爭取投資而誇大項目獲利水平的現象。

由於現金回收率是一個比率指標,也會引起部門經理投資決策的次最佳化,其情況與投資報酬率指標類似。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可以使用剩餘現金流量指標來評價部門業績。

剩餘現金流量=營業現金淨流入-部門資產×資金成本率

三、典型例題評析

1、只有在最終產品市場穩定的情況下,才適合採用變動成本加固定費轉移價格作為企業兩個部門(投資中心)之間的內部轉移價格。()(2001年)

[答案]√

[解析]參見教材第602~603頁。

2、某公司下設華東、華北、華南三個事業部,有關資料如下:

該公司規定的最低投資報酬率為25%

要求:

(1)計算各事業部應達到的最低資金周轉率;

(2)計算各事業部應實現的最低銷售收入;

(3)計算各事業部應獲得的營業利潤。

[答案](1)資金周轉率:

華東:25%/15%=1.67(次)

華北:25%/10%=2.5(次)

華南:25%/20%=1.25(次)

(2)最低銷售收入:

華東:300×1.67=501(萬元)

華北:200×2.5=500(萬元)

華南:150×1.25=187.5(萬元)

(3)營業利潤:

華東:300×25%=75(萬元)

華北:200×25%=50(萬元)

華南:150×25%=37.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