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註冊會計師考試問答教材問題二[財務成本管理]

問:教材152頁例5中,分析更換新設備的現金流量時為什麼不把舊設備的變現價值作為更換新設備的現金流入?

答:教材148頁“3.使用年平均成本法應注意的問題”中明確指出:繼續使用舊設備和購置新設備是兩個互斥的方案,而不是一個更換新設備的特定方案,要有正確的“局外觀”,即從局外人角度來考察:一個方案是購置舊設備,另一個方案是購置新設備。也就是說,考慮購置新設備時,只考慮與購置新設備有關的現金流量,不考慮出售舊設備產生的現金流入量。

問:從教材149頁的圖5—2中看出,運行成本等於持有成本時平均年成本最低,為什麼表5—8中平均年成本最低的那一年(第六年),運行成本與持有成本不相等?

答:圖5—2中的曲線是連續的,每一個方案在曲線中只代表一個點。所以,圖5—2表示的是“間隔期限為無限小”的無窮多個方案平均年成本之間的大小關係。表5—8表示的是間隔期為1年的8個方案平均年成本之間的大小關係。也就是說,對於“間隔期限為無限小”的無窮多個方案而言,平均年成本最低的方案的運行成本一定等於持有成本;否則,平均年成本最低的方案的運行成本不一定等於持有成本。

問:怎樣理解“從股東角度來看,在通貨膨脹加劇時期,企業多借債可以把損失和風險轉嫁給債權人;經濟繁榮時期,多借債可以獲得額外的利潤;在經濟萎縮時期,少借債可以減少利息負擔和財務風險”?

答:借款的利息率通常在簽訂借款契約時就已經確定了,所以在通過通貨膨脹加劇時期,仍然按照原來的利息率支付利息和歸還本金,顯然就把損失和風險轉嫁給債權人了。經濟繁榮時期,投資利潤率高,借款獲得的投資利潤支付利息之後還有剩餘,因此,多借債可以獲得額外的利潤;經濟萎縮時期,投資利潤率低,借款獲得的投資利潤不足以支付利息,因此,少借債可以減少利息負擔和財務風險。

問:在教材322頁“(二)”中,逐步結轉分步法中提到“成本還原”,什麼是成本還原?11—10、11-11和11—12三張表中什麼地方描述了成本還原?

答:企業在使用“逐步綜合結轉分步法”計算產品成本時,需要進行成本還原。“成本還原”指的是從最後一個步驟起,把所耗用上一步驟半成品的綜合成本還原為直接材料費、直接人工費、製造費用等成本項目反映的產成品成本資料。教材上沒有講解成本還原的例題,如果我們對教材324頁的表11、12中的“189000”進行成本還原之後得出的結果為:直接材料費=120000_189000/151200 =150000;直接人工費=16000_189000/151200=20000;製造費用=15200_189000/151200=19000。而還原之後的產成品總成本“238500”包括:直接材料費=150000;直接人工費=20000+19500=39500;製造費用=19000+ 30000=49000。

財政部註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