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通學校06年CPA考試審計輔導內部講義(十五)

收入確認

1.(單05)m公司存在以下與收入確認相關的交易處理情況,其中,不正確的是()。
a. m公司擬在2004年12月按契約約定以離岸價向某外國公司出口產品時,對方告知由於其所在國開始實施外匯管制,無法承諾付款。為了開拓市場,m公司仍於2004年末交付產品,但在2004年未確認相應的主營業務收入
b. m公司於2004年末委託某運輸公司向某企業交付一批產品。由於驗收時發現部分產品有破損,該企業按照契約約定要求m公司採取減價等補償措施或者全部予以退貨。m公司以產品破損是運輸公司責任為由而拒絕對方要求。由於發貨前已收到該企業預付的全部貨款,m公司於2004年確認了相應的主營業務收入
  c. m公司於2004年12月從初以每件500 元(不含增值稅)的價格向某公司交付了1000件產品。雙方約定,在該公司付清貨款前,儘管m公司不再對交付的產品實施繼續管理和控制,但仍對尚未收款的該部分產品保留法定所有權。截止2004年末,m公司收取了該公司支付的其中800件產品的貨款,確認主營業務收入500000元
d. m公司於2004年向某公司轉讓了一項軟體的使用權,使用費為500000元,m公司不提供後續服務。契約約定,該公司在2004年和2005年各支付250000元。m公司於2004年實際收到200000元,但仍在當年確認250000元收入

【答案】b(2005年)

【解析】a:由於發貨前已得知對方無法承諾付款,m公司未對無收款保證的交易a確認收入符合謹慎性原則;b:m公司應遵循與客戶簽訂的契約,對驗收發現有破損的產品採取減價等補償措施或者全部予以退貨。這意味著m公司不能僅依據已收到款項而確認主營業務收入。至於m公司是否以及如何追究運輸公司的責任,那完全是另一個問題。事實上,即便運輸公司按售價賠償,賠償款也不能確認為主營業務收入。交易c中全部產品的管理和控制權已實質性地轉移到客戶,相應的風險也已經轉移,符合確認收入的基本條件;d中所述交易採用了分期收款方式,m公司按契約約定的收款日期和金額確認收入是正確的。

2.(多02)在對特定會計期間主營業務收入進行審計時,註冊會計師應重點關注的與被審計單位主營業務收入的確認有密切關係的日期包括()。
a. 銷售截止測試實施日期b. 發票開具日期或收款日期
c. 記賬日期d. 發貨日期或提供勞務日期

【答案】bcd(2002年)

【解析】本題將日期限定為與“被審計單位主營業務收入的確認有密切關係”的日期。被審計單位在確認主營業務收入時,因確認的原則不同,可能會依據“開票或收款”的日期、“記賬”的日期、或“發貨”的日期,但無論如何被審計單位不會依據“截至”的日期,因為“截至”是註冊會計師的工作。

3.(綜04)x註冊會計師在對y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實施實質性測試程式時,抽查到以下銷售業務:

⑴確認對a公司的銷售收入計1000萬元(不含稅,增值稅稅率為17%)。相關記錄顯示:銷售給a公司的產品系y公司生產的半成品,其成本為900萬元,y公司已開具增值稅發票且已經收到貨款;a公司對其購進的上述半成品進行加工後,又以1287萬元的價格(含稅,增值稅稅率為17%)銷售給y公司,a公司已開具銷售發票且已收到貨款,y公司已作存貨購進處理。

⑵確認對b公司的銷售收入計3000萬元(不含稅,增值稅稅率為17%)。相關記錄顯示:銷售給b公司的產品系按其要求定製,成本為1800萬元;b公司監督該產品生產完工後,支付了1000萬元款項;但該產品尚存放於y公司,且y公司尚未開具增值稅發票。

⑶確認對c公司的銷售收入計3000萬元(不含稅,增值稅稅率為17%)。相關記錄顯示:根據雙方簽訂的協定,銷售給c公司該批產品所形成的債權直接沖抵y公司所欠c公司原材料採購款;相關沖抵手續辦妥後,y公司已經向c公司開具增值稅發票;該批產品的成本為2500萬元。

【要求】

針對事項⑴~⑶,分別判斷y公司已經確認的營業收入應否確認。若回答“不應確認”,請提出審計調整建議(編制審計調整分錄時不考慮流轉稅附加及對所得稅和利潤分配的影響)。

【答案】

⑴y公司銷售給a公司、經a公司加工後又購回的半成品銷售購回業務本質上屬於“委託加工”業務,不應確認為銷售收入。由於a公司已對此項業務的增值額繳納增值稅,y公司在調整時應調減存貨的入賬價值。調整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收入1000萬元

貸:主營業務成本900萬元

存貨100萬元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萬元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萬元

⑵可以確認。

⑶可以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