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輔導:《審計》考試複習指南(9)

一、考場提示

掌握抽樣風險與非抽樣風險。

掌握影響樣本因素與樣本量的關係。

理解抽樣結果的評價。

二、重點、難點學習

本章主要是一些基礎理論知識,請考生閱讀教材。

三、典型例題評析

1、註冊會計師運用分層抽樣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2000年,單選題)

a.減少樣本的非抽樣風險

b.決定審計對象總體特徵的正確發生率

c.審計可能有較大錯誤的項目,並減少樣本量

d.無偏見的選取樣本項目

[答案] c

[說明]註冊會計師可利用分層重點審計可能有較大錯誤的項目,並減少樣本量。

2、有關審計抽樣的下列表述中,註冊會計師不能認同的是()。(1998年,復選題)

a.審計抽樣適用於報表審計的所有程式

b.統計抽樣的產生並不意味著非統計抽樣的消亡

c.統計抽樣能夠減少審計過程的專業判斷

d.對可信賴程度要求越高,需選取的樣本量就越大

[答案]ac

3、在進行符合性測試時,註冊會計師如認為抽樣結果無法達到其對所測試的內部控制的預期信賴程式,應當考慮()。(1999年,復選題)

a.增加樣本量

b.執行替代審計程式

c.修改實質性測試程式

d.發表保留意見或否定意見

[答案]ac

[說明]在本題所描述的情況下,註冊會計師應當減少對該內部控制的可信賴,實施其他的審計程式,如增加樣本量,修改實質性測試程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