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輔導:《稅法》考試複習指南(5)

一、重、難點提示

本章的重、難點主要有:稅率及應納稅額的計算;資產的稅務處理;股權投資與合併分立的稅務處理;稅收優惠;稅額扣除。

二、學習要點講解

(一)教材對比

(二)企業所得稅稅率的確定:

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企業所得稅實行單一的比例稅率,其法定稅率為33%.考慮到許多利潤水平較低的小型企業,稅法又規定了兩檔照顧性稅率:18%與27%.規定如下:

如果企業上年度發生虧損,可用當年應納稅所得額予以彌補,按彌補虧損後的應納稅所得額來確定適用稅率.

(三)應納稅額的計算

(1)、應納稅額是依照稅法規定企業應向國家繳納的稅款。其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準予扣除項目金額

(2)、核定徵收的辦法:定額徵收和核定應稅所得率徵收兩種。

採取核定應稅所得率計征所得稅辦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應稅所得率

或=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

(四)有關扣除項目的具體範圍和標準(請考生仔細閱讀教材)

(五)不準予扣除的項目(請考生仔細閱讀教材)

(六)資產的稅務處理

資產的稅務處理,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的計價和折舊、無形資產的計價和攤銷及遞延資產的扣除。

(七)股權投資與合併分立的稅務處理

(八)稅收優惠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需要照顧和鼓勵的,經省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實行定期減稅或者免稅;

(二)、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規定給予減稅或者免稅的企業,依照規定執行。具體見教材223-230頁。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所得稅法中規定的減免稅優惠措施,對一個企業可能會有減免稅政策交叉的情況,在具體執行時,可選擇用其中一項最優惠的政策,但不能兩項或者幾項優惠政策累加執行。

三、典型試題分析

1、下列各項中,應計入企業當期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是()。(2000年)

a.納稅人按照國務院的統一規定,進行清產核資時發生的固定資產評估增值

b.納稅人以非現金的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對外投資,發生的資產評估增值

c.納稅人在產權轉讓過程中,發生的產權轉讓淨收益

d.納稅人接受捐贈的實物資產

答案:c

分析:根據現行的稅收政策,納稅人清產核資和非現金對外投資發生的資產評估增值,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接受捐贈的實物資產不納所得稅,但將受贈資產出售,要交所得稅。

2、納稅人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應當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不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者支付價款、費用,而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進行調整。其方法為()。(2000年)

a.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相同交易的價格調整

b.按照企業加合理的費用和利潤調整

c.按照企業上年度的計算方法調整

d.按照再售給無關聯關係的第三者的價格調整

答案:abd

分析:稅務機關對關聯企業業務往來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時,有四種調整方法順序為abd,第四種是"其它合理方法"如限定最低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