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技術指導:職業危害因素分類

 職業危害因素的定義:在生產過程中、勞動過程中、作業環境中存在的危害從業人員健康的因素,稱為職業危害因素。

 按來源分類:
 1、生產工藝過程:隨著生產技術、機器設備、使用材料和工藝流程變化不同而變化。如與生活過程有關的原材料、工業毒物、粉尖、噪聲、振動、高溫、輻射及傳染性因素等因素有關。
 2、勞動過程:主要是由於生產工藝的勞動組織情況、生產設備布局、生產制度與作業人員體位和方式以及智慧型化的程度有關。
 3、作業環境:主要是作業場所的環境,如室外不良氣象條件、室內由於廠房狹小、車間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與通風不暢等因素的影響都會對作業人員產生影響。
 按性質分類:
 (一)環境因素
 1、物理因素:是生產環境的主要構成要素。不良的物理因素,或異常的氣象條件如高溫、低溫、噪聲、振動、高低氣壓、非電離輻射(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射頻輻射、雷射等)與電離輻射(如x射線、γ射線)等。
 2、化學因素:生產過程中使用和接觸到的原料、中間產品、成品及這些物質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和廢渣等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也稱為工業毒物。毒物以粉塵、煙塵、霧氣、蒸氣或氣體的形態遍布於生產作業場所的不同地點和空間,接觸毒物可對人產生刺激或使人產生過敏反應,還可能引起中毒。
 3、生物因素:生產過程使用的原料、輔料及在作業環境中都可能存在某些微生物和寄生蟲,如炭疽桿菌、黴菌、布氏桿菌、森林腦炎病毒和真菌等。
 (二)與職業有關的其他因素
 如勞動組織和作息制度的不合理,工作的緊張程度等;個人生活習慣的不良,如過度飲酒、缺乏鍛鍊等;勞動負荷過重,長時間的單調作業、夜班作業,動作和體位的不合理等都會對人產生影響。
 (三)其他因素
 社會經濟因素,如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國民的文化教育程度、生態環境、管理水平等因素都會對企業的安全、衛生的投入和管理帶來影響。另外,如職業衛生法制的健全、職業衛生服務和管理系統化,對於控制職業危害的發生和減少作業人員的職業危害,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