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技術指導:機械電氣安全技術

 掌握常用機械的危險因素
 金屬切削工具機的危險因素:①靜止部件;②鏇轉部件;③內鏇轉咬合;④往復運動或滑動;⑤飛出物。
 工具機運轉異常狀態:①溫升異常;②轉速異常;③振動和噪聲過大;④出現撞擊聲;⑤輸入輸出參數異常;⑥工具機內部缺陷
 砂輪機使用:①禁止側面磨削;②不準正面操作;③不準共同操作
 鍛壓機械中易發生的傷害事故有:①機械傷-由機器、工具、或工件直接造成的刮傷、碰傷;②燙傷;③電氣傷害
 衝壓作業的危險因素:①設備結構具有的危險;②動作失控;③開關失靈;④模具的危害
 衝壓設備的安全裝置:①機械式;②雙手按鈕式;③光電式;④衝壓作業的機械化和自動化
 起重機械的安全特點:①運動部件移動範圍大,易發生碰撞事故;②工作強度大,元件易磨損,工作高度和載運物件質量大;③在多塵、高溫或露天作業,勞動條件差;④周期間歇式工作,電氣設備工作繁重、控制要求多、環境差。
 木工機械的危險:①切削速度高,轉動慣性大,難於制動;②手工送料,噪聲大、振動大,勞動強度大,易疲勞;③沒有防護裝置或安全防護裝置失靈,不熟悉機械性能和安全操作技術、或違章操作是發生傷害的原因。
 焊接設備:
 氣焊與氣割的主要危險是爆炸和火災,加工過程中的產生的高溫、金屬熔渣飛濺、煙氣、弧光。
 電焊有電擊、弧光傷害、灼傷、爆炸和火災等
 掌握機械傷害的主要類型、原因分析和預防措施;
 在機械行業中,存在主要危險和危害:1、物體打擊;2、車輛傷害;3、機械傷害;4、起重傷害;5、觸電;6、灼燙;7、火災;8、高處墜落;9、坍塌;10、火藥爆炸;11、物理性爆炸;12、化學性爆炸; 13、中毒和窒息;14、其他傷害。
 機械零件對人產生的傷害因素有:①形狀和表面性能;②相對位置;③質量和穩定性;④質量速度和加速度;⑤機械強度不夠;⑥彈性元件的位能。
 預防對策:實現機械本質安全;保護操作者和有關人員安全。
 機械安全設計:1、本質安全:①採用本質安全技術;②限制機械應力;③材料和物質的安全性;④履行安全人機工程學原則;⑤設計控制系統的安全原則;⑥防止疏質子溶劑動和液壓系統的危險;⑦預防電氣危害;2、失效安全;3、定位安全;4、機器布置:①空間;②照明;③管、線布置;④維護時出入安全。
 掌握通用機械安全設施,安全裝置和安全防護罩、網的技術要求。
 機械安全防護裝置:①固定;②聯鎖;③自動;④控制;⑤隔離;⑥可調;⑦自動調節;⑧跳閘;⑨雙手控制。
 安全防護裝置一般要求:①結構簡單、布局合理,無銳利的邊緣和突緣;②足夠的可*性,在壽命期內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耐腐蝕性、抗疲勞性;③應與設備運轉聯鎖,防護罩、屏、欄的材料及其運轉部件的距離應符合gb/t8196-2003的規定;④光電式、感應式應設自身出現故障時的報警裝置;⑤緊急停車開關應保證瞬時動作時,能終止設備的一切運動,為紅色開關,易於觸及。
 安全防護罩、網的技術要求:防護罩:①可能觸及到的傳動部件,在防護罩沒閉合前不能運轉;②固定式防護罩,操作人員觸及不到運轉中的活動部件;③防護罩與活動部件有足夠的間隙,避免任何接觸;④應牢固固定在設備或基礎上;⑤開啟式防護罩找開時或一部分失靈時,應使部件停止運動;⑥防護罩不允許帶來新危險;⑦不影響操作;⑧堅固可*,操作和維修時不需拆卸;⑨防護罩不準腳踏和站立,必須做平台或階梯時,應能承受1500n的垂直力。並採取防滑措施。
 防護網:採用封閉結構,
 掌握機械製造生產過程對工作場所的安全技術要求
 採光:①一般白天自然採光,陰天和夜間人工照明;②生產場所內的照明應滿足《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的要求;③廠房一般照明光窗的設定:跨度大於12m時,單跨兩邊應有採光側窗,寬度不應小於開間長度一半。多跨廠房相連,應有天窗,跨與跨之間不得有牆封死。車間通道照明應覆蓋所有通道的90%。
 通道:包括主幹道和車間通道。①廠區幹道的路面要求:雙向?5m,單向大於3m。門口、危險地段需設定限速限高牌、指示牌和警示牌;②車間安全通道安全要求:汽車大於3m,電瓶車大於1.8m,手推車、三輪車大於1.5,人行道大於1m;③通道的一般要求:標記醒目,轉彎處不能形成直角。路面應平整,施工應警示牌,夜間有紅燈警示。
 設備布局:分為大、中小三類,長度大於12m的為大型,6-12m為中型,小於6m。
 ①設備間距:大型≥2m,中型≥1m,小型≥0.7m.當大小同時存在時,以大計;②設備與牆、柱間距:大型≥0.9m,中型≥0.8m,小型≥0.7m;③高於2m的運輸線應有牢固的防護罩(網),格線大小應能防止所輸送的物件墜落至地面,低於2m的運輸線起落段加設防護欄,欄高≥1.05。
 物料堆放:①生產場所應劃分毛坯區,成品、半成品區,工位器具區,廢物垃圾區;②生產場所的工位器具、工具、模具、夾具應放在指定部位,安全穩妥,防止墜落和倒塌傷人;③產品壞料等應限量存入;④工件、物料擺放不得超高,垛底與垛為1:2的前提下,垛高不超出2m,砂箱堆垛不超過3.5m。
 地面狀態:①人行道、車行道和寬度符合要求;②深?0.2m、寬?0.1m的坑、壕、池應有可*的防護欄或蓋板,夜間應有照明。③生產場所工業垃廢油、廢水及廢物應及時清理乾淨;④生產場所地面應平坦,無絆腳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