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經濟師考試中級財政稅收專業知識與實務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共6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下面關於公共產品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a.公共產品的效用是不可分割的
b.公共產品的收益具有排他性
c.提供公共產品並不是為了贏利
d.公共產品的取得不具備競爭性
2.充分就業是指()。
a.在各種所有制和各行各業的就業率達到100%
b.在各種所有制和各行各業的就業率達到某一社會認可的比率
c.由國家勞動部門分配形成的就業達到一定的比率
d.在全民和集體所有制單位就業達到一定的比率
3.當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時,財政預算應採取的政策是()。
a.擴張政策 b.緊縮政策
c.赤字政策 d.平衡政策
4.下面項目中,屬於特殊利益支出的是()。
a.國防支出 b.司法支出
 c.教育支出d.行政管理支出
5.下面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a.購買性支出對國民收入分配產生直接影響
b.購買性支出對政府的效益約束是較強的
c.轉移性支出對微觀經濟組織的預算約束是軟的
d.購買性支出側重於執行資源配置職能
6.對於交通、教育等支出項目,在衡量和提高財政支出效益時應採取的方法是()。
a.“成本一一效益”分析法
b.投入產出評價法
c.最低費用選擇法
d.公共勞務收費法
7.稅收的本質決定稅收具有財政、經濟、監督三大基本職能,其中經濟職能是指()。
a.為國家取得財政收入
b.通過稅收分配對國民經濟進行調節
c.反饋監督經濟活動狀況,為國民經濟管理和巨觀調控提供信息
d.對納稅人的生產管理進行監督
8.以下有關稅收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稅收的本質是一種分配關係
b.稅收的職能是主觀存在的,固有的,不受外部客觀經濟條件的影響
c.我國現行稅制結構是以流轉稅為主體的複合稅制。
d.產生國際重複徵稅的根本原因在於各國稅收管轄權的交叉
9.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的公平原則是指()。
a.通過徵稅完全消除收人差距,實現收入的絕對平均
b.稅收負擔應普遍分配給全社會成員,支付能力不同,稅收負擔應有所區別
c.支付能力不同。稅收負擔應相同
d.以最小的稅收成本取得最大的稅收收入
10.提出著名的稅收四原則的英國經濟學家是()。
a.威廉.配第 b.攸士第
c.亞當.斯密 d.華格納
11.區別稅制結構類型的主要標誌是()。
a.採用何種經濟體制模式
b.以什麼稅種為主體稅種
c.一國稅收收入的規模大小
d.開徵稅種的多少
12.。納稅人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從而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屬於()。
a.偷稅 b.漏稅
c.欠稅 d.騙稅
13.納稅人通過壓低生產要素的進價,從而將應納稅款轉嫁給生產要素的銷售者負擔的稅負轉稼方式屬於()。
a.前轉 b.後轉
c.消轉 d.稅收資本化
14.甲國某居民有來源於乙國的所得100 元,甲、乙兩國的所得稅率分別為25%、30%,但乙國對外國居民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實行20%的優惠稅率,甲國採用分國限額抵免法消除國際重複徵稅並承諾給予稅收饒讓,這樣,甲國對該居民的這筆境外所得應徵所得稅款為()。
a.25 元 b.30 75元
c.5 75元d.0
15.按增值稅法規定,採取預收貨款方式銷售貨物,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
a.貨物發出的當天 b.契約約定收款日期的當天
c.收到貨款的當天 d.辦妥相關手續的當天